第589部分(第2/4 頁)
兵怎麼用甚是無感。這一戰就損傷了十分之一騎兵,而且這一戰還是比較順利的!這結果讓他不僅大感苦惱。
“大人不必心痛。這完全是汶州兵自己差勁。如果換是咱們軍的鏑鋒,再就是一般騎兵。三百多人衝刺兩千流寇,完全牛刀殺雞,死傷不過十個都有可能。”
“可咱們打仗就要靠著他們打啊。”祝振國搖著頭,心中悶悶。
“讓步營對俘獲的流寇進行勘別,手上沾血的和頭目全都挑出來。被裹挾的良家可以納入輜重營。”
李嘉明不僅打仗勇猛,搶掠也極擅。初步清點繳獲,僅黃金就有上萬兩,白銀七萬三千餘兩,錢一萬餘貫,各種首飾和器物更不計其數。另外,還有糧食三百餘石,絹綢千匹……”
超過二十萬兩銀子的浮財,這絕不是從一個小鎮裡能搜刮出來的。應該有李嘉明之前的積累。
祝振國手中有了錢,戰亡將士先每人一百兩銀子的撫卹,再加十兩銀子的燒埋錢。兩個傷殘的,每人五十兩銀子的安置費,將傷員留在剛解救的小鎮中,醫食包付。餘下九個重傷的,每人二十兩銀子,四個輕傷的,每人十兩銀子。餘下騎兵。每人五兩銀子。步甲沒有摻入戰鬥,只是打掃戰場和收押俘虜,每人一兩的辛苦錢。
同時祝振國宣佈。全軍餉銀提高三倍!
他這是在收買人心,也是在逼著將士英勇奮戰。
因為死了的人一百一十兩銀子,不死的殘廢的五十兩銀子。後者這個數目不算小,可人殘廢了,缺胳膊斷腿的,亂世裡那是生還不如死,還不如死了痛快。多給家裡掙一筆賣命錢。
這個道理祝彪經營河東的時候就明白的很,卻也沒更改軍中撫卹的規矩,頂多是儘可能的安排傷兵。比如歸回地方後。讓他們擔當里長、亭長,或民丁頭目,亭驛的官丁。
祝振國自然也明白的很。可同樣的,此刻他也沒有更改。
人。就要面對現實。利益決定一切。
誰讓他們是上位者呢。
“我知道你們當中有的是良家百姓。現在落到這個地步。是誰害的你們?”
“是官府嗎?”
“官府逼的你們無有活路可走,無有生路可去嗎?”
“不!不是!”
“害你們的是亂軍逆寇,是反賊——”
“想想你們的家人,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妻小。想想原先的日子,再看看現在……”
……
“…………指出你們中間的惡賊奸徒,指出那些手上沾著無辜百姓鮮血的逆寇。看看有沒有你們的仇人,指出來。說出來,你們自己來報仇雪恨…………”
俘虜四百多人。在小鎮人睜大的眼睛裡,生生減成了三百。
一百多條人命讓小鎮之人看待祝振**的目光,感激之中再多上了一層敬畏。
比起戰場上的三百來具屍體,這可以說是屠戮的一百多人,更有威懾力。
汶州叛軍攻打高唐、沅陵不成,無法威脅閬州漢軍的糧道,但不管怎麼說,之前總還可說得上是一支軍隊的。他們戰鬥力再稀爛,也有軍紀軍規。
但九月上旬的末尾,突然地,就是突然間的,四萬來叛軍來了個大變樣。在慈州軍開始有所動作,攻殺石門三郡的情況下,這支看起來還是模是樣的軍隊突然爆炸開了。
散成了大小十多股人馬,先是肆亂石門三郡,然後向動,被沅陵,南東明,潮水一般湧入。
禍害百姓,攻城奪縣。
兩郡郡城他們沒能耐奪下,縣城卻有一些扛不住叛軍的攻勢。
王仁卿一看,叛軍這架勢是要糜爛地方啊。看來,其背後之人看到慈州軍即將出動,深知前景不妙,索性就放棄了這個棋子。讓他們化軍為匪寇,徹底糜爛地方,以此來託漢軍後腿。
周瑾文雙目赤紅,大哭其兄果然是被奸逆小人利用。周家的名聲經過這一變故,今後是徹底爛大街了。
王仁卿一邊派人急速聯絡慈州,要求慈州軍儘可能快的往來挺進。再撥給王韶一萬兵馬,讓他統帥兩萬兵丁盡力絞殺叛軍。第三自己還要‘禦敵於國門之外’的保住汶陽、北興兩郡,保住後勤運輸的流暢性,盡最大努力的將叛軍堵在沅陵和東明。最後他不得不向祝彪求援,請求祝彪派來一批有能力軍官,他再從軍中抽調和民間招募一批勇武敢戰之士,以流動對流動,撲殺小規模流傳的叛軍亂匪。
祝彪應允了。所以此刻此地有了祝振**。他是祝彪派回的十名軍司馬之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