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部分(第2/4 頁)
法,一些事擠到一起了。
儘可能的保持更新,書方正是不會太監的。
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步錯,步步錯!
當唐斌、宋祚先把祝彪部定位在防守這個方框上的時候起,幷州之戰就沒有了速戰速決【相對應的】的可能,雙方就都陷入了歇斯底里的死拼硬耗階段。
幷州軍方面的幷州狼騎,麻桿打狼兩頭怕,恐再遭受重擊,跟祝彪軍一樣成了擺設。
西北多少年的仗了。兩軍後勤運輸線都前所未有的安穩太平,尤其是唐軍方面。而這也正遂了唐宋兩人的心。
實打實的硬拼,幷州軍總是被夏軍牽扯了一部分精力,他們二人不怕!
祝彪同樣沒有意見。再輝煌的勝利也有犧牲,少打仗,他手下的將士就少犧牲,他內心一點意見都沒有。
如果有認為祝彪會不滿意,十分不滿意的人,那他肯定是沒有清楚地認識到一點:祝彪早已經過了用勝利裝點榮譽的階段了。他的聲名已不需要用榮譽去裝飾,他已經渡過了追求勝利、渴求勝利的將領階段,完全轉入了君主視角。
對於君主,勝利不是第一,實力才是第一。
齊國,北地郡某一邊鎮。
這裡原是高麗國的故地,高麗國滅即劃歸進齊國的地轄,但是齊國因為多年的內戰,根本無暇顧及此地。
本來屯駐的齊軍,也早在田勝遇刺的當年,匆匆撤回國內。
隨後的年際裡,軍營閒廢,官衙漸漸消褪。高麗本地的勢力開始復甦。列水國等域外勢力不斷向這片區域滲進、蠶食。
如果沒有祝彪的‘橫空出世’,不需要多長時間,十年,這裡就將再是一片不服王化的‘化外之地’。
但是現在祝彪來了。兩年時間裡收拾了整個齊國,大軍調頭回來也輕而易舉的壓滅了所有不服。
大齊的聲威重新在這片區域內升騰、豎立。
這個本來只是一個小鎮的地方,也成了一個繁忙的貿易地。
為了更好地控制北地郡等新服之地,祝彪只在邊地劃開通商鎮集,不讓域外勢力商民再隨意進出內地。小鎮有幸,成為了通商口岸之一。
晴空無雲,這個喚作陵口裡的小鎮秋季即將到來。一直有些燥熱的天氣涼了許多。秋收還沒開始,忙碌了一個夏季的當地百姓趁著中間的夾隙,也不浪費的享受著閒暇。
西門市的人口增加了不少,平時還顯寬鬆的街市,變得擁擠。
雖然才是一年不到的時間,陵口裡的商業活動卻也大大增進了七人和當地高麗人的聯絡,除了食鹽之外,米麵廠碾出的米麵乾淨又漂亮,而且童叟無欺。出多少米麵、糠谷都是清清楚楚,沒有半分侵佔透漏,比農村裡的小作坊不知道好多少倍。最好的地方是支付手段靈活多樣,用銀錢自然可以。用稻穀、米麵、糠麩乃至柴火也都可以抵充加工費。這麼一來吸引了附近不少百姓和糧戶來碾米。
在市集設立米麵廠,先天上就位市集增添了不少人氣。那些磨完了米麵的百姓或是大小地主糧戶,都少不了來集市上逛一逛,瞧一瞧。
人都是趨利的。就是民族仇恨一定程度上也攔不住人對黃白阿堵之物的渴求。況且此下的高麗人。民族仇恨最恨的也很不到齊國人頭上,列水人才是他們的第一目標。
隨著市集的發展和發達,西門市街沿街兩側內向的地皮已經被當地人買走了好一些。十幾家店鋪正在施工中。這些鋪子多數是當地的大戶們開的,也有外來的商客。除了西門市的商機讓他們眼紅,這些大戶們也靠這個來和齊人、官府套套近乎,畢竟現下當權的是齊人老爺。
他們‘繁榮’西門市,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看做是對齊人的輸成和討好、擁護。
當然這其中也還有少數的幸運兒。比如林孝哲,這個本地第一個積極和齊人做買賣的小商販,從最初開始的青菜雞鴨魚肉小販,已經成為鎮集上最大的蔬肉批發商。
鎮集上超過七成的齊人商家和本鎮巡檢司、稅務機構等,將青菜瓜果和雞鴨魚肉採購,放到了林孝哲的鋪子上,只此進項,就足夠林孝哲短短時間內從一介小販,晉級到頗有身價的富戶。
而隨著西門市未來的繼續發展,只要林孝哲還能保持住跟齊人的密切關係,他就錢途無量。
眼下他在西門市蓋上了鋪子,僱了賬房先生,還用了七八個夥計,每天推著車下鄉去收購活豬、雞鴨、禽蛋和蔬菜瓜果。林孝哲已經打算著再過些日子就回鄉一趟,去把老婆孩子老爹老孃全都接來,或者就在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