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地區的精銳師團,以便軍事行動中,適應東北的氣候條件。
“中村事件”處理過程中,參謀本部和陸軍省積極策劃武力侵佔東北的方案,擬定了《解決滿蒙問題方策大綱》。為了攻佔瀋陽之需,參謀本部從國內調來兩門重型榴彈炮。
關東軍人事變動,更為重要的措施是擔任過張作霖顧問和駐華使館武官、對東北情況非常熟悉的本莊繁中將,被任命為關東軍司令;主持制定《解決滿蒙問題方策大綱》的建川美次少將,擔任參謀本部第一部(作戰部)部長;被視為“中國通”的土肥原賢二大佐,擔任奉天特務機關長。
本莊繁到任後,即部署了“滿洲時局對策的根本方針,審查早已制定的“作戰方案”。將駐大連柳樹屯的日本鐵道守備隊,秘密調往瀋陽。日本在東北各地的“在鄉軍人”,奉命集中到瀋陽、長春、哈爾濱。隨後,他對南滿路和安奉路沿線城鎮的日軍,進行了巡視、檢閱,組織了軍事演習,檢查應變準備工作。
關東軍的野心,是有呼應的。號外直白的表述,已說明了問題。
《大阪朝日新聞》號外 昭和七年一月四日
“仰望日本國旗,重新煥發的錦州市民”
“在錦州城頭高高飄揚的沾滿鮮血的國旗,
——是朝鮮殘留部隊的青年士官們,切手指頭染成的”
(在錦州3日 高橋特派員)
3日午前7時40分,我軍裝甲列車入城錦州後,沒經過5分鐘,在高有70尺的錦州城西門上,高高掛起長5尺寬4尺的大日本國旗。關於這日本旗,有令人欽佩的美談。臘月二十八日決定,朝鮮羅南某部的依田團出動,命令下達其中漢江兵隊為殘留部隊留下時,這幾個月來,一直做好準備等待出動的該聯隊的將士們,非常灰心喪氣。尤其是植田中尉為首的獨身者中尉10名,商定為了表示至少把我們的心意運到錦州去,切左手指頭,用乾淨碗裡接,用它畫直徑2尺的太陽旗,委託戰友把它帶去首先到錦州城。3日晨,依田團的白浜中尉乘裝甲列車,到了錦州後馬上按照戰友委託跑上城門掛起了血染的旗,三呼萬歲。
為了在中國城市“掛起了血染的旗,三呼萬歲”,九一八事變前,從1929年到1931年7月,關東軍高階參謀坂垣徵四郎等人,在東北各地連續4次“參謀旅行”,擬訂作戰方案,組織大規模軍事演習。
9月14日至17日,日軍氣焰囂張地連續在北大營一帶組織軍事演習,並在瀋陽街頭張貼布告,聲稱:“大日本奉天駐屯軍,近日以來舉行秋操,滿鐵附近居民聞槍聲勿得驚慌。”
這一系列周密策劃和精心部署,猶如搭在弦上的罪惡之箭,一觸即發,顯露著日本帝國主義發動戰爭的猙獰。
《大阪朝日新聞》號外 昭和六年九月十九日
“關東軍司令部下達命令”
(聯合大連19日發急報)
接到在奉天的###兵襲擊日兵事件的急報後,關東軍司令部立即下達如下的善後處理命令。
九一八事變在爆炸中發動了,為了達到狼子野心,《大阪朝日新聞》號外還在欺瞞著輿論。
《大阪朝日新聞》號外 昭和六年九月十九日
“暫時觀看形勢發展,一切由關東軍酌情處理。不至於出現整個滿洲的衝突。——這是我陸軍的態度。”
關於在奉天的日支衝突事件,陸軍方面至今還沒有得到詳細報告,因此。綜合首腦部的意見大約如下:
這次的事件像是突發的事件,其實最近幾天來,有些不穩的先兆,土匪的橫行,出沒可疑人物等,使人感覺奇怪,果然發生事了。可是關東軍有獨立守備隊約5千名,第二師團派遣軍約7千名,共計有1萬2千名的兵力。
九一八事變專題號外問世後,陸軍方面有了欲蓋彌彰的機會,於是喋喋不休說,“不至於出現整個滿洲的衝突”,“這次的事件像是突發的事件”,“還沒想對策”。
。 想看書來
事變前夜的猙獰(2)
《大阪朝日新聞》號外 昭和六年九月十九日
現有的情況是還沒迫切到,需要從朝鮮或內地,派兵增援。如果有必要,當然採取迅速手段從朝鮮增援。但是一切由關東軍司令官酌情處理,如果沒有司令官的電請,只能做穩定觀察。暫不能預想到這次衝突引起日支間的全面的戰時狀態,因此不會出現斷絕日支國交等。不過惹起這樣事態就說明我國外交方針軟弱,被認為是日本好欺負,在這一點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