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一份不實報道引起的*
一從搶救“要員”的飛機上走下來幾條“洋狗”
二昆明學生上街*,大喊“打倒孔祥熙!”“槍斃孔祥熙!”
三原來是一篇不實報道
四昆明*平息,蔣介石和國民黨加強政治控制
又:關於“洋狗飛渝”事件的再考證
二二八事件與蔣介石的對策
一事件的兩重性:抗暴與騷亂
二三駕馬車,三種政治訴求
三蔣介石的“懷柔”決策與措施
四派兵始末及其評議
遷臺之後
國民黨遷臺與蔣介石的反省
一蔣介石與臺灣的因緣
二蔣介石在內戰中頻頻失敗,目光轉向臺灣
三蔣介石進駐臺灣,成立總裁辦公室
四西南夢碎,國民黨完全撤出大陸
五蔣介石的反省
六正確或不正確的反省都深刻影響了臺灣歷史的發展程序
蔣介石在臺“復職”與李宗仁在美抗爭
一蔣介石早就想復職
二臺灣與李宗仁之間的函電戰
三蔣介石復職與李宗仁抗爭
四蔣介石和李宗仁都關心美國的態度
蔣介石反對用原子彈襲擊中國大陸
一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杜魯門考慮使用原子彈
二蔣介石計劃*,美國空軍方面向蔣介石表示,可以出借原子彈
三使用“戰術核武器”?
婚姻家庭
蔣介石、宋美齡的戀愛與婚姻
一蔣宋的相識與相愛
二蔣介石與毛福梅等妻妾“離異”
三蔣介石與宋美齡的訂婚與結婚
四新人笑,舊人哭
五蔣介石皈依基督教
六宋美齡逐漸介入蔣介石的政治活動
蔣經國怎樣從蘇聯歸來
一蔣經國留蘇不歸
二蔣介石拒絕宋藹齡以承認《伯力協定》換取蔣經國回國的建議
三再次拒絕宋慶齡以牛蘭夫婦交換蔣經國的建議
四共產國際決定派蔣經國回國,蔣經國向季米特洛夫保證:“您的全部指示都將完成”
五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相會
“不抵抗主義”到底是誰提出來的?(1)
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發動事變,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眾口一詞,幾成鐵案。前些年,張學良在接受唐德剛的口述歷史訪問時,特別宣告,“不抵抗”是他本人下的命令,和蔣介石無關。這樣,學術界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就向前推進了一步。但是,還有若干問題並未解決。這些問題是:
蔣介石是什麼時候得知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的?他的反應是什麼?
南京國民政府處理事變的對策是什麼?
張學良為何下令“不抵抗”?真的和蔣介石沒有關係嗎?
這些問題不解決,就不能認為問題已經徹底弄清楚了。
【一】蔣介石遲至9月19日晚才從上海方面得知“事變”訊息
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蔣介石上午早起後,即與宋美齡同謁中山陵。其後,參加國府會議,討論工廠檢查法等問題。晚9時半,登永綏艦,往南昌督師“剿共”。當日日記雲:下午,研究地圖,看《中山全集》。籌劃對粵、對匪策略。一、對粵,決令十九路軍先佔潮汕,十八軍集中贛南。餘再宣言,以第一、二、三屆委員為四屆委員。餘在四中全會引咎辭職,而囑陳、蔣、蔡等應之。如果不從,則以武力牽制之。對匪決取包圍策略,以重兵掩護修路,以大款趕修道路,待路成再剿赤匪,否則,欲速不達,應難見效也。1931年初,蔣介石因政見分歧,軟禁國民黨*、立法院院長鬍漢民,引起國民黨分裂。5月,汪精衛、孫科等在廣州另立國民政府,與南京對立。同年4月,何應欽調集湘、鄂、贛、閩四省軍隊,對*領導的江西中央根據地進行“圍剿”。蔣介石這一天的日記表明,他在艦上所考慮的只有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廣州新成立的國民政府,解決寧粵對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江西的共產黨。完全沒有涉及東北問題。
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在當晚10時,是不是當日蔣介石早已寫完日記,後來的“事變”和對張學良的應變指示都沒有寫進日記呢?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