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1/4 頁)
希�慮櫚暮蠊�遣豢吧柘氳摹!�
顯然,國民黨方面已經獲得毛澤東住處的情報。當天晚上,毛澤東就轉移到離城南莊二十多里的一個很隱蔽的小村子:花山村。他在花山村住了九天。五月二十七日,到達中共中央機關所在的西柏坡。
到達西柏坡後,毛澤東逐步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指揮作戰上來。
在這以前,也就是一九四七年冬到一九四八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面進行新式整軍運動,一面展開攻勢作戰。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發起冬季攻勢,(霸氣 書庫 |。。)到一九四八年三月中旬結束,共殲滅國民黨軍隊十五萬多人,把東北的國民黨軍隊壓縮在錦州、瀋陽、長春這三個互不相連、僅佔東北總面積百分之三的狹小地區內。毛澤東對這次攻勢作了很高的評價。他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名義指出:“我東北野戰軍在冬季攻勢中,冒零下三十度的嚴寒,殲滅大部敵人,迭克名城,威震全國。”西北野戰軍在取得被毛澤東稱為“改變了西北的形勢,並將影響中原形勢”的宜川大捷後,又攻佔寶雞,光復延安。華東野戰軍的山東兵團,中原地區的陳士榘、唐亮、陳賡、謝富治所部,華北的徐向前兵團和楊得志、羅瑞卿、楊成武兵團,也在一九四八年的三、四月間分別進行了周村戰役、濰縣戰役、洛陽戰役、臨汾戰役、察南綏東戰役等,各自殲滅了為數不少的國民黨軍隊。
毛澤東到達西柏坡前後相繼開始的一九四八年夏季攻勢作戰,就是在上述勝利的基礎上,在全國五個作戰方向上先後展開的。這就是:中原戰場上的豫東戰役和襄陽、樊城戰役,華東戰場上的津浦路中段戰役,華北戰場上的晉中戰役和冀熱察邊戰役。
其中,豫東戰役對推進南線戰局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這個戰役的形成,在決策上經歷過一個曲折的過程。
早在毛澤東部署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時候,他就同時考慮到以當時已進入魯南作戰的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四兩個縱隊(縱隊司令員分別為葉飛、陶勇,因此也叫葉縱、陶縱)渡過長江、直出閩浙贛地區建立根據地,以便把戰線進一步推向國民黨軍戰略後方的構想。他在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的一份電報中說到,在劉鄧率部千里躍進大別山、陳謝南渡黃河挺進豫陝邊的同時,由陳毅、粟裕、潭震林率華東野戰軍主力留置山東(包括魯西南)“擔負整個內線作戰任務”,另以第一、第四兩個縱隊經過整補和政治動員後,第一步“出至皖西,建立臨時根據地”;第二步“相機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臨時根據地”;第三步躍進至“閩浙贛目的地”。為了加強這支部隊出擊後的領導,毛澤東還提出以鄧子恢、張鼎丞、曾山組成東南分局的建議,要華東局考慮。⑧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創新的中原解放區,是毛澤東獨具匠心地佈下的棋局。它從根本上扭轉戰局,使人民解放軍由防禦轉為進攻。但是,全域性中最關鍵的一著棋——向大別山地區挺進的劉鄧大軍,雖有陳謝集團進入豫西從右側輔弼,力量仍嫌不足,在強大敵人的圍追堵截下,還有被迫撤回的可能。經過再三考慮,毛澤東在八月七日和八日兩次致電陳毅、粟裕並告劉鄧,修改了原來考慮的華野主力全部在山東內線作戰而以第一、第四縱隊分步驟挺進閩浙贛邊的構想,決定由陳毅、粟裕立即赴魯西南,統一指揮包括第一、第四縱隊在內的華野六個縱隊,組成華野西線(也叫外線)兵團,進行直接配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作戰任務。毛澤東估計,在劉鄧大軍向南躍進時,國民黨軍必然會以重兵追堵。在這種情況下,陳粟西線兵團立即尾隨敵軍南下,就可以從“反對方向鉗制敵人”,有效地掩護劉鄧大軍的挺進並在大別山地區立足生根。
毛澤東對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所下的決心,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他執著地認為,只有適時地和有步驟地把戰線向蔣介石統治區推移,使人民解放軍所需的大部人力、物力取之於對方,才能使新解放區逐步擴充套件,使老解放區得到進一步鞏固,經過躍進和鞏固的幾次反覆,最終取得革命戰爭的勝利。因此,他在根據戰局的發展適當調整陳粟大軍的作戰部署後,還多次致電劉鄧、陳粟,要他們繼續準備以一部分主力在第二年的適當時機渡江南進,吸引部分國民黨軍從中原地區轉援江南,以利於中原解放區的鞏固。
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會議結束後大約一個星期,從中原前線趕赴陝北中央的陳毅,同毛澤東在楊家溝見面了。這是他們隨著抗戰勝利而在延安分手後的第一次見面。毛澤東在同陳毅談到一九四七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