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1 頁)
正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歐洲王室對緊身胸衣的熱衷,將這種審美品位深埋進了貴婦的心坎,並代代繼承。當然下層婦女對緊身胸衣也不無豔羨,但她們一則難以負擔高昂的價錢,二來苦於必須整日勞作,實在連穿上一試的機會也沒有。緊身胸衣,居然誤打誤撞地成為階層劃分的物件。
S型曲線,從輝煌到寥落
在王室的推動下,緊身胸衣在歐洲上流社會迅速風靡開來,它的製作工藝也得到改善。新型緊身胸衣的縫線,從腰際向胸部呈扇形展開,不但具有裝飾美感,即使大幅度的動作,也不會讓衣服走形。除了前部要插入帶狀鯨骨或木片、金屬片定型來保證腹部平坦以外,還要把鯨鬚按體形曲線彎好後嵌入衣身。在胸衣上沿,也要橫著嵌入一條定型過的鯨鬚,背後的鯨鬚則必須挺直,從而壓迫肩胛骨,使背部平坦,讓胸部能更為突出。胸衣開口開始統一放到後部,腰圍越來越小,“可堪盈握”從修辭變成現實。胸衣前部下端呈尖角狀,這樣做不僅在視覺上使腰看上去更苗條,還把視線下引,極具*力。
不斷改良的緊身胸衣在維多利亞時代達到了輝煌。以至於我們今天提到它,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英國的全盛時期。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經典形象是:上著緊身胸衣,下著加裙撐和臀墊的長裙,通身裝飾著蕾絲花邊。如果說緊身胸衣在發明之初還帶有一點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味道,到這個時候,已經完全淪為畸形的審美玩具。它將女性身體雕塑成沙漏形狀,所要付出的代價是健康,甚至生命。因為束縛,女性的肺部機能被嚴重削弱,胃、腎、腸等器官都被迫下移,下半身血管受到強烈壓迫,人體的三大機能——呼吸、消化和血液迴圈同時受阻,嚴重時會直接引發猝死。穿著緊身胸衣的痛苦從《泰坦尼克號》、《加勒比海盜》、《亂世佳人》等影視作品的情節中,多少可以一窺端倪。
問題也隨之而來,既然穿緊身胸衣如此難受,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對它趨之若鶩?
恐怕解釋這個問題,還要從兩性關係入手。自文藝復興以降,禁慾主義的藩籬被突破,人們終於開始正視男女兩性的差別。如何在這新的前提下構築兩性關係,又成了一個棘手的難題。在西方文明史上,以生理上的性來截然劃分男、女兩性,並以此為基礎談論男、女特質與男、女在社會分工上的位置,不過是最近幾百年的事。尤其是到19世紀時,女人的身體成為重新定義男、女關係的戰場。然而令人悲傷的是,在這戰場上進行的交鋒,輸家永遠是女性。以女性的第二性徵來吸引男性,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在男權的語境下,這種吸引變成了獻媚,本身平等的展示與觀察,變成了一邊倒的受與施。
緊身胸衣的流行正演繹著這種邏輯怪圈:男性將自己的審美眼光強加於女性,而女性為了博得認同,不得不放大其中某種期待,男性覺察到自己被滿足後,回饋的是更多要求。幾輪過去,不論男性和女性,大家都陷入這種愈演愈烈的誤解中無法自拔。最後的結果就是,緊身胸衣的繫帶越來越緊,緊到勒得肋骨都折向後方。
法國啟蒙思想家讓?雅克?盧梭說:“看見女人象黃蜂一樣被束成兩半,那可不是什麼賞心悅目之事。”但真要讓女人脫下緊身胸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16世紀中葉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緊身胸衣一直是盤旋在歐洲女性頭上的幽靈,一直揮之不去。二戰雖然讓全人類蒙難,但給女性帶來很多工作機會。為了方便活動,累贅的緊身胸衣必須解除掉。再加上本世紀前期幾位天才設計師創造的全新時尚風潮(如波烈倡導的新型女士內衣和寬鬆的長袍款式,夏奈爾設計的直身小黑裙等),以及戰後女權運動的燎原之勢,束縛女性身體,影響女性健康四百年的緊身胸衣終於被扔進了儲藏室。
縱觀緊身胸衣四百年的發展,用女性曲線雕塑史來概括毫不過分。從中世紀的完全遮擋,到文藝復興前期的貼合身體,從適度的S形到極端的X形,展現的是女性探尋體態美的艱辛過程。
人們經常形容女性玲瓏浮凸的身材是“魔鬼曲線”,它既給予足夠的誘惑,又不知不覺取走最寶貴的東西作為交換。這四個世紀裡,魔鬼正是居住在男性的慾望與女性對美的誤解中,奮力雕刻著那道讓世人迷醉的曲線。如今,緊身胸衣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女人們與魔鬼曲線抗爭的歷史遠未結束,至於其中的成敗得失,只能留待後人評說了。('EXC')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