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第二有意義嗎?沒有。背後是實力,實力是什麼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是否足夠開放,就這麼簡單。
開個玩笑說,日本歷史上就是一個“傍大款”的國家,你只要強我就傍你,因為它是一個島國。當中國處於唐宋以來最強盛的時候,它義無反顧、毫不猶豫地擁抱中國。後來看到了德國的某些優勢,借鑑了德國的很多東西。當美國強大了之後,即便美國扔了兩顆原子彈到它的國土上,它仍然堅決擁抱美國。現在為什麼中日之間問題還很多?我們強大了它還不適應,內心裡還沒有真服。等我們的GDP超過了它的四五倍,等我們的社會文明程度又上升一個新臺階的時候,日本一定要面臨一次艱難的選擇:它是不是重新要傍這個大款?中日關係的鑰匙在中國的手裡,這把鑰匙是,我們是不是能夠真正地強大起來。
談到“強大”,大家都熱血沸騰,但後邊是要有助推力的。我覺得最重要的助推力就是開放。這20年,大家難道覺得入世談判的程序僅僅是一個商業意義上的開放嗎?開放這個市場、那個配額等等?不是,首先是把內心開啟了,心態的開放、精神的開放,甚至對我們不喜歡的事情能採取不是立即批判,而是共存的心態,這也是開放的一種標誌。我覺得這20年中國是從“硬開放”到“軟開放”。我指的“軟開放”是精神、思想、內心等等。只有當你有一天真開放了,你才能把所有的優點拿過來,真正強大自己。否則的話那580萬噸的年鋼產量和4萬噸的年鋼產量放在那裡,那仗怎麼打?八年能打贏,不錯了。
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就,舉世矚目,無可置疑。那麼,我們改革開放的終極目標是什麼?終極目標如果是我們從世界得到什麼,那麼這個格局就太小了。終極目標應該換成,將來我能為世界做什麼。這才是真正的格局。我覺得格局是改革開放的收穫、結果,也應該是目標,同時也是方法。
若拿《道德經》舉例,我們的感受就非常深了。《道德經》裡說“天長地久”,天為什麼長,地為什麼久?因為它從不考慮自己的長和久,只考慮如何潤澤萬物。結果萬物都有生命週期。天和地能長和久,因為它從不考慮自己,這就是格局。還有,江和海容納百川,最後,萬千河流匯江海,為什麼?因為它比別人低,這是格局。還有,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是柔軟的,人死亡的時候是硬的,草木活著的時候是柔翠的,死了的時候形同枯槁。因此,強硬是死的資訊,柔軟是活的訊號,這也是格局。看似柔軟,其實最有生命力。因此,用《道德經》裡的另一番話說,就是當你真正無私的時候是受益最多的。請問,這個真正的無私不就是格局嗎?我一直期待必須給中國時間,因為現在還來不及想全世界的問題,現在先要把自己的問題想好,把這十三四億中國人的問題想好,就給世界解決了大問題。
但是我們的格局絕不能停留於此,請問,你對人類的發展做出什麼貢獻?我們一提就是古人的四大發明,請問泡麵是你發明的嗎?卡拉OK是你發明的嗎?電飯鍋是你發明的嗎?無數個現在的東西都不是我們發明的,我們要重新建構我們的格局。如果從某種角度來說,日本,我們討厭它,但是換一個角度來說,也是我們的一個鄰居,怎麼把錯路走得這麼邪乎呢?你得幫助它走回正路,這個格局就不一樣了。我期待中國真正強大之後的標誌是,以天下所有的人為兄弟姐妹。當你真有了這種格局的時候,其實你得到的也是最多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不把目標確立為走向這麼大的一個格局,你13億人的一個叫中國的國家,那就格局太小了。說句實話,有的時候,我們既幸運又“不幸”的是,我們生活在中國。幸運,不用說了,有的時候加引號的不幸是,你天然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國裡頭,你就必然要承擔作為一個大國所有的焦慮、痛苦和責任。如果我要是生活在一個十幾萬人口或者幾百萬人口的國家,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我不承擔對這個世界的責任。但是中國躲都躲不開,因此既然你躲都躲不開,如果再沒有格局的躍升,那種擰巴可想而知。所以我覺得也許我們這代人看不到,但是中國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標走到更大的格局上,以天下所有的人為兄弟姐妹,否則的話就走歪了。
第7頁 :規則提供的是發展平臺而非束縛
 ̄米 ̄花 ̄書 ̄庫 ̄ ;http://www。7mihua。com
規則提供的是發展平臺而非束縛
◎龍永圖
是的,我同意巖松的觀點。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大家談的最多的就是兩個概念:規則和開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