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不管你!
何況,依著石頭的性子和閱歷,走仕途還是很合適的。這孩子辦事能力很強·又有責任心,腦子也夠使,好好鍛鍊上幾年應該是能勝任的。
進入律學的考試同樣十分嚴格,但是,競爭卻並不激烈。這畢竟不是科舉正途,人們大都對學律法的生員抱有偏見,認為考不上舉人的才去讀律學。京都子弟中很少有人去律學學習,他們心心念唸的是太學,那才是光宗耀祖的地方,就連聖上,每年都親自去太學上課呢。而且律學出來的生員雖然可以補低階官吏的缺,但在升遷上會受到很大限制,想平步青雲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現在,內閣全部出自翰林,翰林全部出自進士,幾乎已經成了金科玉律了,上個律學有什麼用?!
報考的人並不多,再加上江老爺在幕後的大力推動,石頭果然上了薦舉的名單。
“在大名府還好說,到了京都那一關的考試,你不會原形畢露吧?”姚採瀾擔心的問。
“娘啊,你以為府學的生員和教授都是瞎子麼?他們會眼睜睜的看著一個飯桶被推薦上去麼?真要被推回來還不是丟了大名府府學的臉?!你兒子我廩膳生員的名頭都是自己拼了小命考出來的啊!我現在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怎麼還拿老眼光看我?!”石頭不服氣的大
果然,這回石頭果然沒扯謊。石頭帶著樑子,姚採瀾又派了幾個人護送著進了京。直到三月底,才有信傳了回來。考上了。
好吧,這死孩子整天花樣真是太多了,臨去京城,還撒著歡的收購了一船的江南貨物,好像是透過他在府學認識的同窗搭上了一個什麼商會的線,跟著人家的船隊一起進了京城。這一回又能大賺一筆吧?
姚採瀾沒吱聲,只等著他要是考不中,就讓他把賺來的銀子一分不剩的全都吐出來!理由都是現成的:光想著賺錢了,考試都考砸了,啥也別說了,銀子全都交出來吧!
幸好沒用上。
第一百三十二 尾聲
姚採瀾正為兒子成功考取律學高興著呢,從楊千戶那裡卻忽然傳來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西北吃了一個大敗仗!丟了好幾座要塞,死了好幾萬的人……
姚採瀾也顧不上禮節了,匆忙的親自跑到曾家去探聽,曾大奶奶忙使人去打探,果然如此。
姚採瀾一連好幾天晚上都睡不著覺,急得頭轟轟的疼,想想就掉眼淚。老天爺,你不會讓我就這樣悲摧了吧……
江南多雨,從初夏開始,就淅淅瀝瀝的下,天總是陰的,一直持續了大半個多月。田裡的稻米積水太多,已經開始爛根了。運河的水漫出了堤壩,淹沒了不少的村莊。運河兩岸的不少百姓開始流離失所。
以曾家為首的當地士紳和富戶很快就行動起來,開始捐出錢銀糧食,救濟災民。只可惜,面對成群結隊的災民,捐出的錢財物資還是太少了些,而官府的救濟款項還不知能不能發下來。
姚採瀾強打精神,也積極的加入了進去。必須找點事做,精神才不至於崩潰。
看著衣衫襤褸、面色黧黑的老老少少,姚採瀾徹底被鎮住了,暫時也顧不得去想江清山的安危,而是整日裡忙忙碌碌。
江南地界對女子要求不那麼嚴苛,姚採瀾跟曾大奶奶一起,不時的出頭露面,或是搭建簡易帳篷,或是施粥,或是收集可穿的舊衣物,並沒有聽見有人說長道短,反而贏得很多人的認可和尊敬。
自家田地也有一部分被淹了,姚採瀾直接交給了鐵錘去處理,要錢給錢,要糧給糧。鐵錘也顧不上去上學了,指揮著人搭建臨時居所,發放衣裳錢糧,倒也安排的井井有條·難得他沒犯他的懶病,臉繃繃著,一臉的嚴肅認真,讓姚採瀾很是欣慰。
墩子小小的身子揹著一個大大的藥箱·緊緊的跟隨著蕭右,在城裡進行義診,免費給災民看病,常常累得一回到家就直挺挺的躺在床上睡
江清山,你在哪呢兒?你看見了麼,你的兒子真的都長大了!如果你真的……我總算沒有辜負你的心意,這三個孩子·都長的非常好,非常好……
老天爺這次並沒有十分發狠,雨勢小了,又淅淅瀝瀝的滴了幾天,終於放了晴,運河的水也跟著落了下去。老百姓的生活很快恢復了正常。
此時,江清山的書信才終於輾轉傳了回來:平安,勿念!
一家人高興的又哭又笑。老天爺·你還沒完全閉上眼啊!但是,所有人的神經並沒有就此放鬆,因為戰爭還在繼續·誰也說不準明天會如何……
到了秋天,就像一幕大型反轉劇一樣,忽然大景就打了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