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頁)
當然,這事是揹著江清山的。那人知道了還不知要怎麼鬧騰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反正,這麼個工作量是對於一個孕婦來說活是完全安全的。可是,這番話你對著那人說,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通的,索性就直接瞞了省事。
主母 二十八 蕙蘭
隨著天氣寒冷,第一春的火鍋生意明顯的興隆起來,收益比盛夏之時增長了兩成不止。光看賬面上,數目還是比較可觀的。
林掌櫃到府裡來過一回,看著就紅光滿面的,腳下也跟生了風一樣。姚採瀾翻著賬本暗自點頭,林掌櫃真是用了心的,年終的時候應該好好的獎賞一番了。
林掌櫃笑眯眯的提到,也有幾家店模仿了第一春的菜色,可是,不是做出來的味道做的不夠純正,就是辣椒供應時斷時續的,都沒能形成對第一春有效的威脅。
當然,只有姚採瀾這種前世對辣味研究的透徹徹底的人,才能倒騰出香辣、麻辣、酸辣、鹹辣、糊辣等多種型別,這其中的種種學問,那可不是僅僅有辣椒就能一勞永逸的。所以,暫時呢,第一春仍然在平陽城裡頭是獨一份兒。
自從“謀逆案”以來,姚採瀾深居簡出,應酬本來就不多,這下更是從不輕易出門。有時候也有帖子上門,諸如去聽戲、賞花之類,因為打著“養胎”的旗號,姚採瀾全部都是婉言謝絕。至於什麼知縣夫人壽辰、孫子擺滿月酒之類的約請,雖然姚採瀾人沒到,但禮卻到了。
為了彌補自己不能到場的缺憾,怕把關係搞僵了,姚採瀾還是在禮品上狠下了一番功夫,都是自己親手繡制的繡品。王夫人壽辰時是一副“壽桃圖”,他們家嫡孫滿月則是一件遍地繡福字的小錦袍。
這幾年來,姚採瀾的手藝除了奉獻給家裡人之外,還真沒往外送過。王夫人也不是個不識貨的,就算她是出了名的尖刻和挑剔,也是在滿堂賓客面前大讚了一番姚採瀾的繡工,覺得自己臉上很是光彩。
這下,倒是為姚採瀾博得了一個善繡的好名聲,又為她努力塑造的“賢妻良母”的形象添上了一個大大的籌碼。
這名聲也傳到了江清山的耳朵裡,不過,他不但不喜,心裡反而很不舒服起來。
因為,自己作為丈夫,居然沒怎麼親身享受過這一福利。自己那些衣裳飾物,大多是丫頭們做的,也有外面買來的。但是,終歸不一樣,不是麼?
有心發發脾氣,但一回家看到姚採瀾笑顏如花的迎著自己,家裡上下打點的無一不妥帖,從來沒讓自己操過心。更重要的是,肚子還鼓鼓的,看她行動間笨拙的樣子,江清山心裡便一下子軟了,實在張不開那個嘴。最後只好恨恨的把這不滿埋在心底,暗暗決定只等著兒子出生再好好收拾她一番,讓她知道知道什麼叫“以夫為綱”!
趁著天氣還不太冷,姚採瀾還是悄悄出了一趟門,去看即將成親的宋蕙蘭。說起來,兩個人也就只有一面之緣而已,姚採瀾卻特意上門去給她添妝。
除了她與宋蕙蘭特別投緣之外,她的父親宋縣丞也是一大關鍵原因。那宋縣丞雖然人很迂腐,但勝在性格耿直,是個踏踏實實幹事的官。姚採瀾一直對他很有好感。再說了,江清山那廝明顯的跟王知縣他們不太對路,反而與宋縣丞更能說的上話一些,為了江清山在差事上更順一些,姚採瀾更得多與他家多走動了。
她從庫房裡挑揀了一下,選中了一幅兩尺寬的掛幅,上頭幾條紅尾巴的鯉魚戲於粉粉白白的蓮花之間,寓意為“連年有餘”。
這幅繡品配色十分鮮亮,用作新婚之和還是很合適的。
這還是前幾年留在竹通的時候繡的,現在翻出來一看,只覺得那時候日子平靜如水,反而比現在家務瑣事纏身時心境更加平和,繡出來的東西也更見神韻。
姚採瀾看了也覺得喜歡,又把玩了半天,才依依不捨的叫人拿去好生的裝裱好了。
姚採瀾想過,若是跟其他人一般送首飾給她添箱吧,挑貴重些的就有點失於諂媚,挑個一般的就顯得不夠重視。因此,倒是送個親手做的繡品更顯得情真意切,也不會惹到耿直的有點執拗的宋老爺子。
宋蕙蘭接了掛幅看了果然愛不釋手,跟姚採瀾兩個人品評了半天之後,又趕緊讓人好好收到她的嫁妝盒子裡面去。顯然,宋小姐的嫁妝全是自己一手打造的。
卻說這女婿也是宋小姐自己相中的,家境很是不錯,但就是出身商戶。在這時代裡,商戶的地位無疑是很讓這些官家大戶所瞧不起的,雖然心底裡未免不羨慕那些大商家的鉅富豪奢的生活。
堂堂縣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