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1/4 頁)
一行人全部換上了素色衣衫。平時自然沒有人會穿棉布白衣,只好暫時去棺材埔里買了幾套。石頭看見父母的臉色,也懂事的不再喧鬧。鐵錘是個一坐車就困的主,更是沒什麼可操心的。
一路上曉行夜宿,晚上就住驛站。八月的天氣,晚上已經有了涼意,只白天最難熬。頭頂的大太陽白花花的照著,一點兒風絲兒都沒有,坐在悶熱難當的車裡,還真是個考驗人的差使。
姚採瀾怕一行人中暑,特意跟管事的王小六商議,儘量的不在午時太陽最毒的時候趕路,一般尋個客棧或是樹林歇上一歇,避避日頭。
她又特意領著白嬤嬤趕了幾個夜工,用薄棉布做成好幾套無領無袖的小褂子、還有小短褲給孩子們穿。反正石頭他們還小,也就不講究那麼多了。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名聲,還是命重要得多。
至於鐵錘,那就更簡單了。或者只穿個肚兜,或者直接光著個屁股。萬幸的是,這一路,幾個孩子平時保持的好體質發揮了作用,倒是都沒出多大的問題。
車上都備上了新汲的井水或是溪水,姚採瀾手裡拿著溼漉漉的帕子,一路上不停的擦洗臉、脖子以及手臂等處,用這種方法防暑降溫。
至於那些江清山等那些騎著馬的人則更是苦上一層,儘管頭上都戴了斗笠,還特意飄著尺長的黑紗遮擋日光。也虧得他們都是摔打出來的,反而並不怎麼當回事,一路上還不時說說笑笑,讓坐在車中的眾人佩服不已。
這一路上走的盡是官道,人煙十分密集,投宿、飲食都方便了不少,倒是看出幾分繁華景象來,跟西北的境況大不相同。大名府果然是西部最大的城市了,城牆高聳,道路寬闊,人來人往,熱鬧無比。
姚採瀾卻無心去看,心裡越來越沉,坐著車直接行到了通判府上。
滿府裡入眼全是白色。白幡飄揚,下人們也是披麻戴孝。崔姨娘一身素衣,紅腫著眼睛領著人迎了出來。可想而知,自從江夫人進了京,留在府裡主持中饋的人肯定是她了。
他們一行人到了才知道,京城裡的靈柩還沒到呢,不過也就在這兩天呢。
江清山領著一家大小先去拜見江老爺。
江老爺窩在書房的大太師椅上,門窗緊閉,也不怕熱著。他彷彿一下子老了十幾歲,精神很差,滿面的哀傷,見了他們,只是輕輕擺了擺手,讓跪了一屋子的人起來。
姚採瀾想起上次見他時候的樣子,雖然五十幾歲卻還是精神矍鑠,老當益壯的。如今,白髮人送黑髮人,連帶著老妻也得了重病,這個打擊把這個一輩子堅強的老人給打擊的不輕。
只是看見石頭和鐵錘時,他的眼裡才有了幾絲喜悅。對鐵錘還沒什麼,江老爺一把抱起了石頭,放在懷裡親了又親。
石頭懂事的摟緊了江老爺的脖子,“爺爺,別難過。沒有了大伯,石頭會照顧你的”
一聽這話,江老爺的眼淚刷就掉下來了,姚採瀾也忍不住的哭。江清山把臉別在了一邊,只看見肩膀頭在不斷的抖動。
一家人暫時住下來,也都換上了真正的麻布孝衣,就連小小的鐵錘也穿了一套。
家裡的靈棚都已經紮好了,直愣愣的矗立在院子當中,看著就讓人覺得觸目驚心。
又焦急的等待了兩天,京城的那一幫人才到了。江清山親自領著人去了城門口迎接。
等一行人抬著江清峰的棺材進了家門,姚採瀾領著府裡的下人們跪倒一片,只能聽見哭聲震天。此情此景,這是聞者傷心,見著落淚。
主母 七十五 歸來
七十五 歸來
接著江夫人的馬車也到了,姚採瀾也顧不上哭了,先管活的要緊,趕緊指揮著人用軟轎搭著病病歪歪、正睡得昏昏沉沉的江夫人抬到了後院最偏僻的一個剛收拾出來的小院裡面。
崔姨娘自是一臉關切的親自照看著江夫人的軟轎跟著去安排了。姚採瀾對她的辦事能力倒是放心。
緊接著,後邊車裡下來三個人,是大嫂劉氏和江家大小姐江玉榮,手邊還牽著一個小男孩,應該是姚採瀾從未見過的長房唯一的男丁江玉謹了。劉氏渾身縞素,頭髮也被厚重的白布帽子遮住了,只露出一點臉來。
江玉榮作為未出嫁的女兒,穿了一身白衣,腰間繫著白帶子,頭上戴了一朵黃花。幾年沒見,她個子長高了很多,容貌變化也挺大,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江玉謹長得瘦瘦小小,但是眼睛很大,是個很漂亮的孩子。作為正派孝子,他自然是挑重頭戲的人,身上除了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