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說起這個,唐明山大讚曾老道說:“你今天叫老道測的那個字,老道說的玄乎,我聽著還嘀咕,你就吹吧,這都五月了,你老道就敢這般說,回頭五月過去了沒個動靜,咱們正好來砸了你的牌子玩玩。沒想到這老道真有些本事的,一說一個準,還沒過一天,大夫就把出你有喜了。可知這是天意。如今只是擔心老道後邊說的那句話。”
慶氏介面道:“我也有些微的擔心呢。老道說懷上了,卻會早產,胎兒八個月就要出生。這孩子出生的早了,總歸是……”
唐明山見她又憂慮起來,忙安撫道:“老道並沒有說難養,你就放心吧!天意如此,叫你現下就懷上,又叫你離開了京裡那些煩心事,只在此處靜養。我和少華又會陪著你,你還有什麼不如意的。”說的慶氏轉憂為喜。
兩個人討論起曾老道的神奇來,慶氏捂嘴笑道:“先時常聽父親道:‘自古醫卜不分家。大夫望聞問切的,都要給病人看氣色,問病情。這測字看相的,也要看五官、觀氣色方下定論。’這老道該不會曉些醫術,看了我臉色,斷定我有喜了,這才把我寫的那個字說的那麼玄乎罷?”
唐明山笑道:“雖如此說,那他給我姐姐測的那個字呢,為何說的也那麼準?要是住的近些的人家,還道他先行打聽了人家的情狀,咱們從京裡遠道而來,這還是第一次見著他,也打聽不到咱們的事。這測的是有些意思了。”
慶氏點點頭,輕輕的撫一下肚子,就算是大夫,也要把了脈方才確認自己有喜,這老道若不是測的準,只望一下自己臉色就斷定自己有喜,也是神了。待得身子養好些,少不得再去讓他測算一回。
唐明山自脫了衣,回頭見慶氏含笑倚在床邊想心事,心情也自歡暢,笑道:“我來服侍你脫衣罷!”說著去扯慶氏。
慶氏卻不敢亂動,笑著輕捶了他一下,由得他服侍著脫了衣,兩個方安歇了。
貴姐上學堂
第二日起來,方達帶了方逍方遙等人去見了族長,因方文泉倒是入了族譜的,方文龍卻還未入,方遙與唐梅娘商量了好一會,鐵了心要讓方文龍認祖歸宗,因此在族長等人見證下,把方文龍的名字添上族譜,這才放下心來。
忙完這些事,方達等人又忙著準備祭拜父親之事,直忙到月底,待祭拜完方父,眾人方坐下來商量唐梅娘等人回京,慶氏等人卻要留下靜養諸事。
聽得唐少華要留下來陪著父親母親,暫不回京的,方文龍也不肯回,只嚷著也要留下來。唐家大宅裡本來規矩多,方文龍和唐少華常被拘的緊緊的,這回跟著來家鄉,就像出籠的鳥兒一般,吃吃玩玩都痛快。只是唐少華有得留下,自己卻要回去,想起回去時,沒了玩伴不說,只怕還得被拘的更緊,方文龍如何肯依。他平素極少鬧情緒,這回為了留下,連飯也不吃了,大人怎麼哄也不行。
方遙和唐梅娘沒了辦法,最後只得答應讓方文龍也留下。唐明山見方文龍留下了,不由笑道:“我正想著既是留下了,卻不能荒廢了學業,待要為少華找個先生回家來教的,如今文龍也留下了,正好大家一起學習,有個伴。”
董氏聽得要請先生,過來說道:“這個倒好辦,讓貴姐兒她爹出面去找就是了,他那識得的人,多數往大戶人家那兒做了先生的。”
待得方遙方逍等人回京時,貴姐兒卻和方文龍方文偉唐少華一起做了同學。先生孫山是鄭明發一箇舊時同窗,在鎮上頗有些才名,早年就考中秀才的,只是他命運不濟,適逢幾次考舉人時間,都病倒了,沒能到省城趕考,如今只等下次考舉人的時間了。趁這時間,就上方家做了西席。
孫山到方家時,見一共四個孩子,三個男孩子倒罷了,一個玉雪可愛、三歲多的小女娃,也坐的端端正正聽他講課,一時倒奇了,一問是鄭明發的小女兒,不由笑道:“你們鄭家男丁居多,女娃一向少,怪道讓你也來學認字呢!”
貴姐兒聽得先生名叫孫山,揉著肚子卻不敢笑,怪不得每回要考舉人時,都會病倒呢!就這個名字,考上了舉人,進了京裡,也一定會名落孫山的。
孫山見貴姐兒憋著一張臉,以為她害怕先生,倒走到她跟前蹲下說:“你還小,功課自然會布的少點,只須先學著認些字就罷了,不必害怕。”
貴姐兒忙點頭,作放心狀。方文龍和唐少華見貴姐兒一上課,一副乖巧狀,先生眼睛裡全是疼愛,心裡嘀咕,平素跟咱們玩時,全是鬼主意,這回上了學堂,又變成這副小白兔狀,真會裝!
待得貴姐兒他們上了三個月學堂,唐家那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