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叫文昭去就行了,我不想上他們家。”董氏橫方文信一眼,只得叫方文昭去了。
“既是沒人使喚,便買兩個丫頭家來罷!何必去借人?”唐梅娘聽得董氏這邊讓方文昭去借婆子,過來笑道:“若是怕買不到合意的,下回我跟阿遙回來,送兩個給你如何?”
“這倒不用!京城裡的丫頭,不說她們不願跟著我們鄉下人過活,就算願了,咱們使喚起來總有些不便。”董氏笑著跟唐梅娘道:“再說了,不過你們來時,忙一陣子就完了。若是平時,我自己也動手作一些,小子們也不讓做少爺,該幫著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個婆子儘夠使的。再多兩個,平日裡只養著,卻不須做什麼的,這不浪費嗎?”
唐梅娘聽得如此說,笑道:“說什麼京城裡的丫頭,除了家生子,她們也不過是我們從人販子手裡買的,先前還不知道是哪個山溝溝出來的,哪裡就敢嫌東嫌西了?平日裡閒著就讓她們幫著你刺繡閒話,給你捶背解悶的,豈不是好?”
董氏再三推辭,只說自己用不著,讓唐梅娘不用費心,唐梅娘這才罷了。這鎮裡的人,有那個得機會上了一趟京城了,回來不是吹噓了一遍又一遍的?因此董氏不相信跟著主人家在京城裡住了一些日子的丫頭,到她手上會乖乖聽話。搞的不好,妹子大過主人家,又因是唐梅娘送的,不能十分打罵,那時豈不是自尋煩惱。退一步說,就是想買丫頭,自己在鄉下託人買了,又誠實可靠,又聽話,不比唐梅娘送的強?其實董氏還有另一層心思,怕自己一個鎮上的婆娘,會讓京城裡來的丫頭看輕了。再則文信他們也大了,家裡忽然多了兩個京城裡來的可人丫頭,豈能不生事?
這裡說著話,方文昭已領著董玉嬋家的婆子過來了,董氏忙安排婆子去幹活,一眼見鋪子裡一個夥計來了,吩咐了好幾句,給了他銀子僱驢車用,又囑他一路上小心些,這才轉頭跟巧娘解釋道:“前兒文信他姥姥生日,我們閤家都趕了去,回來時,他姥姥非要留了那三個小的在家住幾日,說道中秋節前就令人送回來的。現下小叔回來了,少不得讓夥計幫著去接了他們回來,大家也好團聚一番。”
“我說怎麼進來不見文偉他們幾個猴兒呢,原來都往姥姥家去了。”巧娘一邊說著,一邊擼了袖子要去幫婆子幹活,董氏忙阻止了,扯了她道:“你只管陪著小叔他們,這些有我呢!”說著起身去灶下看了看,還是怕菜式不夠,出來讓方文信趕往酒樓買幾個現做的時令菜送來方放下心來。
方達見婆娘忙亂,巧娘陪著唐梅娘等人進去洗臉,他忙拉了方遙細問在唐家的事。
唐梅娘出生時,唐老爺剛好賺了一筆大錢,又因是第一胎,極為疼愛。待得唐梅娘長大,脾氣行事又極合唐老爺的胃口,因此上很聽得進唐梅孃的話,後來見她一意要招方遙這個不知來歷的作夫婿,也出人意料的答應了。好在方遙原先就是做行商的,雖失了記憶,於生意一道上的心竅總沒有忘,很能幫得唐老爺的忙,因此在唐家也是受人看重的。
方達聽方遙把唐家的家事說了一個大概,點點頭道:“這些還罷了,只要梅娘和你一條心就好!”
“梅娘她很好!”方遙欲待再說,見得唐梅娘她們洗了臉,重新整了衣出來了,便止了話。
這裡董氏已是喊他們過去吃飯了,因人多,大桌子上坐不下,董氏便帶了幾個小孩子坐在另一邊的小桌子上。唐梅娘等人見這裡吃飯時不分彼此,大人孩子男人女人全一起上桌了,倒極贊這方式好的。一家人圍著一起吃,有說有笑的,極是溫馨。
一筷子魚肉
董氏給方文龍和唐少華裝了飯,又幫著舀湯挾菜的,貴姐兒喝了小半碗湯,等了半晌,不見董氏給她裝飯,決定自力更生,拿了碗,小屁股扭一扭就跑灶下去讓婆子給她裝飯。董氏這裡抬頭不見了貴姐兒,再見桌上的碗也不見了,不由笑嚷道:“莫不成自己裝飯去了?這個小人精。”一邊說著,一邊怕貴姐兒摔著了,正待起身往灶下去看,卻見婆子左手端著飯,右手抱著貴姐兒出來了,樂不可支的說:“見我忙著,自己挪了椅子往灶上添飯呢!我這裡一抬頭,見她站在椅子上,這個大碗放在一邊,她怕摔倒,左手扶著灶臺,右手拿飯勺已是舀了一碗飯了。”
唐梅娘在這邊聽得婆子的話,抬頭看過來說:“我們文龍五歲了,從沒自己添過飯,都是婆子丫頭服侍著,有時還得喂才肯吃。年前餵飯時還得邊喂邊哄。貴姐兒這麼小,吃飯時不單不用哄,還自己跑著添飯去了,真個難得啊!”
方文龍聽得自己的娘當眾數說自己的不是,本已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