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來。”說著跟貴姐兒討論起各項繡活的配色來。
貴姐兒本來覺得這個堂姐嬌滴滴的,相處下來卻覺得還不錯,至少也是一個直腸子,有什麼說什麼,不跟人彎彎繞繞的。
方文鳳因說起京裡每年於元宵節前一天卻有一個繡品評比大賽,十歲以下的小姑娘都可以參加的,問貴姐兒是否一起去參加。
原來十年前,一位原在宮裡做過繡娘,後來機緣湊巧出了宮,配了人的王氏,她有一個八歲的小女兒蘇比兒,繡工也極好,小小年紀,竟能繡出字型繡來,一筆一畫,竟如大師手筆書寫的。大家深以為奇,時有上門求繡品的。王氏見得女兒所繡的繡品這般受歡迎,索性買了一間鋪子,把女兒平素繡的東西放到鋪子裡,標上價錢來賣。時有家裡貧苦的女孩兒,也拿了自家繡的繡品去王氏鋪子時寄賣。王氏為吸引更多人買,便鼓吹說鋪子裡的全是十歲以下女孩子所出的繡品。大家見得繡品既是精緻,又說是十歲以下女孩兒所繡的,看著閤眼緣的,倒也願意買一副家去。不上兩年,王氏便很是賺了一點錢。
只是蘇比兒卻於十歲這年得了急病、元宵節前一天便去世了。王氏傷痛良久之後,買下一處更大的鋪子,掛出牌子,說明十歲以下女孩兒的繡品都可以放在她鋪子裡寄賣。初時全是貧苦人家的女孩兒去寄賣繡品的,近幾年來,官家的、商家的女孩兒也拿了繡品去寄賣,以賣出最多者為榮。
王氏見生意越來越好,又於每年元宵節前一天,廣請繡工好的繡娘當評委,為十歲以下女孩兒的繡品進行一次評比大賽。在繡品評比大賽中得了名次的,便能得到一大筆銀子補貼家用。
現下每年一次的繡品評比大賽,參加的小女孩兒已是越來越多了,有些倒不是為了那筆銀子,卻是為了得個榮耀。
貴姐兒聽得能寄賣繡品,若是在繡品評比大賽上得了名次,還有一筆銀子拿,早動了心,忙著向方文鳳細問評比大賽的規則。
貴姐十歲了
三月份時,杏榜一出,舉子皆轟動,在榜上一片密密麻麻的名字中,鄭明發看了再看,終是沒看到自己的名字。陪同前來看榜的唐明山等人安慰道:“下回再考就是!”
鄭明發低了頭不再說話,心中無限惆悵。方遙見他如此,也安慰道:“有多少舉子能夠第二次就考中的?三年後再來考便是。”
一行人擠出人群,看看鄭明發走的有氣無力,方逍這裡摸出懷裡的信遞往鄭明發手中,笑道:“你看看這個,包你高興起來!”
鄭明發展開信一看,果然喜動顏色,笑道:“這個小子倒有出息了!”原來是來榮考中秀才了,還是一等稟生。一等稟生能夠領取補貼,減輕家裡的負擔。算起來,來榮今年還未滿十四歲,能夠考中秀才,實在是一件大喜事。
方逍見鄭明發臉色活泛起來,笑道:“我早上就收到大哥送來的這個信,說道來榮有出息,卻考中了秀才,本想拿給你看的。想著等你看完榜再給,好來個雙喜臨門。如今也不錯,你也該高興起來才是。過得三年,來榮考舉人,你再來考進士,若是父子兩個齊齊中了,那時才是真正的雙喜臨門。”
唐明山接過鄭明發手裡的信看了一遍,點頭道:“如今來榮既是中了秀才,你家裡又少一個負擔,只得來華和來福讀書而已。貴姐兒又不用你憂心,何必愁悶?”
說起貴姐兒,眾人倒呵呵笑了道:“不想她元宵節前一天,參加那個什麼繡品評比大賽,繡個醜巴巴的小東西,雖沒評上什麼名次,卻偏有好生小女娃看中她繡的那隻小東西,紛紛要買她那個。她回家來叫巧娘繡了好生拿去寄賣,竟真個有人買,倒叫她小小孩子賺了銀子,說起來也真好笑。”
因收到來榮中了秀才的信,眾人又說起貴姐兒前陣子繡了一隻醜巴巴的東西在繡品上,竟賣的極好。鄭明發倒漸漸的開懷起來,尋思既然不中,苦惱也於事無益,便也與眾人說笑起來。
唐府諸人也得了訊息,知道鄭明發再次落第,只紛紛安慰道:“下次再考便是!”
巧娘和貴姐兒在京城裡住了這些時候,委實想念家裡,見鄭明發落第,便忙忙的準備行李要回去。眾人見挽留不住,只得買了好生京裡新鮮的東西給她們帶回去送給親朋戚友。
正忙亂著,卻有一個常與唐家購買上等茶葉出海的行商,名喚嚴科的來訪,說道上回得了貴姐兒帶來的十件木雕小物品,他帶了出海,不想那海外人氏最是愛這等手工雕刻東西,竟全數買下了,又說道下回再有這等東西,只管賣與他們就是。鄭明發聽的張大嘴,半晌道:“那些木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