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便圓頭土剷剷頭稍有弧度,也只是少許向內彎曲而已。而洛陽鏟因為是要作為挖掘探洞、採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約和現在的石油勘探、地質取樣相似,故而鏟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圓筒形,類似於瓦筒狀,很像後來七八十年代常見的一種兇器——管兒叉。
洛陽鏟看似半圓,其實不圓也不扁,最關鍵的是成形時弧度的打造,需要細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鏟子就會帶不上土。不僅如此,洛陽鏟在製作工藝上更為複雜,通常製造一把小鏟需要經過製坯、煅燒、熱處理、成形、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製。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陽鏟,再裝上富有韌性的臘木杆並且接上特製的繩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深處,鏟子提起之後,鏟頭內面會帶出一筒土壤。盜墓者透過對土壤的結構、顏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別,就可以判斷出土質以及地下有無古墓葬等情況。
幾人沒日沒夜地趕工,頭七日一連打壞了十一把鏟子。第八日清晨,終於打製出一把像樣的洛陽鏟。老四將打好的鏟頭裝上事先預備好的蠟木杆以及繩索,與崔二胯子兄弟、軍師等三人到後山找了個沒人處一試,果然好用,沒一會兒工夫,就打下了一個十幾米深的探洞。老四又將圖紙略作修改,之後七日之中,幾人晝夜趕工,一連打製了四把大鏟,兩把小鏟。洛陽鏟打製完畢,老四又讓鐵匠製作了盜墓所需的鋼釺、土鏟、鎬頭等工具,到第十五日,所有挖掘工具已準備齊全。
這幾天軍師也沒閒著,帶著幾名木匠出身的弟兄趕製盜墓測量專用工具。由於盜墓所需測量工具是在地下進行精確定位測量,故而精度要求極高,不僅製作起來極為困難,而且做好後還需不斷測試,反覆改進。軍師又到庫房檢視這一年來繳獲的小鬼子諸多軍用器具,看看有沒有合用的稱手工具。這一日軍師在庫房中發現了一件小鬼子迫擊炮專用的測距儀器,不知被誰帶回了山上。將這測距儀拿出一試,異常精準,平地之中一公里的誤差不足半米,軍師不由大喜。此後軍師又陸續在庫房之中找到鋼尺、電筒,居然還發現了幾副防化兵專用的防毒面具,不禁興奮異常。
到得第十五日,所用盜墓器具全部準備完畢。這日晚間,崔大胯子召集十二金剛,再加上軍師、劉二子,一共十四個人,聚在了崔二胯子兄弟居住的山洞之中。崔大胯子當眾宣佈了這次行動,眾位弟兄聽罷,先是不信,繼而是驚訝,最後是興奮之極、競相雀躍。想是最近這段鬼子封山緊了,眾位弟兄均在山上憋屈得異常氣悶。軍師宣佈了整個行動的人員、分工及安排,並命令從第二日起,所有參與行動的弟兄,編為兩組,到後山在老四和劉二子的帶領下,學習使用洛陽鏟以及挖掘盜洞的技巧,五日內務必練熟。第六日一早,由軍師帶領老四、老八、老九率先出發打前站,其餘弟兄繼續留在山上加緊練習,五日後崔二胯子帶領剩下的弟兄前去會合。
第二日一早兒,所有參與行動的人員在老四和劉二子的帶領下來到後山空場,開始盜墓掘洞訓練,連軍師、崔二胯子也不例外。好在有軍師、老四以及劉二子同行,其他弟兄不必學習太多的盜墓知識,只需學會洛陽鏟的使用以及挖掘盜洞的技巧,加快掘洞的速度也就足夠了。老四和劉二子帶領眾人,言傳身教,眾位弟兄再分頭練習,到得第三日上午,所有技巧大家均已掌握。第五日下午,軍師詳細測量了一下大夥的速度,用洛陽鏟打洞平均每打一個十米深的探洞,只用不到一小時,而直徑六十厘米的盜洞,平均一小時一人可以挖進八十厘米,比預想的速度要快許多。在此期間,老三又為大家偽造了良民證、通行證等各種證件。這老三不僅槍打得準,自幼書畫篆刻無一不通,最擅長的就是偽造各種名人書畫的贗品,製作幾張假證件,簡直不費吹灰之力。當日晚間,眾位弟兄聚在山洞之中,喝罷臨行酒,老三將偽造好的證件發與各人,崔大胯子最後叮囑了一番,眾人各自回房早早安歇。
第九章 奉天謀事
第二日一早,軍師老四帶上老八老九備上足夠銀兩、暗藏武器,告別眾位弟兄下了山。一路無話,第五日四人到達奉天郊外。正是傍晚時分,昭陵附近冷冷清清,早已沒了遊客。軍師在寶城附近巡視一番,最後在距寶頂東北方向一公里左右,選了一處地點,此處雖然較為偏僻,但還是靠近路邊,開一家小店服務遊人並不過分。
地點選定之後,軍師讓老八、老九在遠處放哨,他和老四取出測距儀器,大致測量了到寶頂的距離,不多不少,剛好九百米。從他們所處位置向西南方向望去,隱隱可以看到寶頂後面的隆業山。軍師做好記號,幾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