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咔嚓”一聲槍栓拉動的聲音,給卓老漢嚇的一個箭步躥到了船上。
提著射燈,卓老漢幾番扭過頭去不敢看,每次回頭都是明晃晃的鋼刀加衝鋒槍,他心裡把這群小日本的祖宗給咒了個十八代,還一邊唸叨不是我不孝,是那幾個雜碎逼著我乾的,你可千萬比怪我。
這艘船的船篷已經被開啟,老漢瞅了一眼,裡面是一具屍體!雖然心中早有準備,可還是被眼前的驚醒給嚇了退回一步,望月看到卓老漢的反應,以為裡面又有猛獸,舉起MP5就做了射擊準備,喊道:“卓先生,裡面裝的是什麼?”
“一個人。”
“人?死人嗎?”
“死人……”
望月心頭一塊石頭落了地,這才收起傢伙,招呼了桃井姐妹一同登船。剛走過去,一把就扯開了卓老漢,提燈一瞅,乖乖,真當不是個簡單的船,厲聲叫道:“中國的木乃伊!”
這艘船基本跟之前猜測的一致,是一艘漂屍船,也就是水葬的一種形式,把人葬在船上,浮於水中。水葬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葬法,即將死者遺體投於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類生命之源,人們對水寄於無限美好的嚮往和遐想。在許多神話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親人時,人們又很自然地聯想到水葬。水葬在世界上大體有三種不同的方式:漂屍式、投河式、撒灰式。
眼前這艘‘雪柏’船,便是漂屍式了,這種方式的藏法多見於古代喜馬拉雅山區,採用這種藏法的多半是一些對於部落有重大貢獻的人物,比如部落英雄死亡時,就採用漂屍式即將死屍置於專門製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水中,任其自然漂流。漂向哪裡,哪裡便是死者的美好歸宿。
若是普通人想要水葬,多半是另外兩種形式,撒灰,就是講死者燒成灰燼,骨灰撒入江河湖海之中;而投屍式,則主要是在四川甘孜及一些草原地區的藏族因缺乏燃料,除農奴主實行火葬、天葬外,一般人均行水葬。水葬有固定的場所,多設在江河急流處,由專人來看過風水。當人死後,馬上要在死者的腰脊上砍一刀,然後頭腳相選捆好,頭腳朝上的放入背兜之中,口上掛一塊黑布,當天被人揹去丟入河中。死者家屬在大門口掛個嘛呢旗,葬儀就這樣簡單明瞭地結束了。
講究點的在家停放一到三天,點酥油燈,請喇嘛唸經超度亡魂,然後將屍體運至水葬場,由司水葬者或將屍體屈肢捆紮,胸前捆著大石塊沉入水中,或者用刀斧斷屍投水。
眼前這艘‘雪柏’船裡的人,看樣子就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可能好在雪柏本身就有防腐的功效,這具屍體身上的裝扮幾乎還保持著下葬時的原樣,能讓望月為之動容的想必真的有其過人之處。
裡面躺著的這個人帶著面具!而且這面具全部用黃金製成,在燈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顏色十分燦爛,面具的鼻子十分飽滿,嘴唇寬闊,兩個碩大無比的耳朵向外側展開,與整個面具不成比例,鼻子和嘴部都繪有黑色的油彩,這讓望月第一時間想起了埃及法老的黃金面具。
面具之上,一頂華麗的花冠,由各色寶石鑲嵌而成,光彩奪目,單從造型上來看已經是不可多得的國寶。這人外面通體穿著白色的長袍,質地十分細膩,很像是絲綢製品,當真可以用薄如蟬翼的來形容,左手手裡拿著一塊青銅片,右手手中是一枚銅鈴,更讓人叫絕的是他的腰部還有一條金燦燦的腰帶,上面刻畫著一些花紋。望月仔細看了看,這些花紋在視線裡一共出現了三中東西:分別是魚、箭和鳥的圖案,按照這個排序,不停的重複。無論是做工還是刻畫的技藝都屬於不可多得的精品,難怪他會把這人看成是一具木乃伊,也確實有點像。
望月一木從第一眼看見這具屍體,就被他的面具所深深吸引,總想著要去開啟它。正打算下手揭開那黃金面具,準備瞅瞅這位中國法老的真面目。
帶著些許興奮和期待,望月的笑容十分詭異,身子半趴著在船篷上,腦袋幾乎都要貼上那面具了,這才把手慢慢給伸了出去,眼看就要摘下,桃井千代手中的念珠恆次丸劍鞘一擋,恰好攔住瞭望月的手。接著,望月就被人從船篷裡給拽了出來,出手的正是千雪。
望月離開船篷,使勁搖了搖頭,如夢初醒般問道:“我剛才怎麼了?”
“稟家主,剛才您整個身子都探進了那鬼船,還想……”千雪說道這,就閉住了嘴。
望月額頭上冷汗連連,連忙問道:“還想什麼?你說!”
千雪抬頭看著望月,咬了咬粉唇,輕聲說道:“還想摘下那面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