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頁)
人就越認為這是真的。三夫人柳氏倒是忍不下這口氣的,私下裡面跟華三老爺說過,華三老爺好歹也算是京城的地頭蛇,人家混的不是官場,也算是進士出身的地痞,有文化的流氓,沒兩下就打聽出來,這話多半是從段府出來的。
華三老爺皺眉,這事既然跟段府有關。就不能這麼算了。直接把傳言跟出處都扔給華二了,你閨女你操心。
華二老爺聽到這話,要不是有華老尚書攔著,差點直接帶人去段家理論。很難想象那麼斯文。那麼嚴謹的文人華二老爺跟人擼胳膊要拼命的架勢。
華老尚書私下跟老夫人說。都是被她閨女的硯臺給收買出來的。
華老夫人都不忍心看自家老爺那副散著酸氣的嘴臉。不就是那麼點東西嗎,至於記恨到現在嗎。
華二老爺不能出這口氣,總覺得愧對自家閨女。這是招誰惹誰了,怎麼就非得跟自家小娘子過不去呀。到底攢對著華老尚書在朝堂給段家到京城才謀劃的五品出身給擠兌下來了。
心下的火氣才算是稍微的平復一些,可對段家已然記恨上了。
華家大夫人的宴會從此就在沒有給段家遞過一張請帖。兩家的關係基本上已經算是冰點了。段家想要融入京城權貴,就要結交權貴,華二老爺偏就把這條路給掐了。
段家那樣就要沒落的氏族,想要往高了爬,一時間除了華家還真是沒有什麼門路。
把段家的舅太夫人恨的咬牙切齒的。就沒看出來這華二還是如此深情的人。
段家的舅老爺更是私下裡跟小秦氏埋怨舅太夫人不該把芳姐的名聲搭進去,讓華家惱了段家。
段家的舅老爺還因為這個帶著禮物去華家解釋過的,聽說華家都沒有出來正經的住自己接待。
京城裡面的關於這些事情的閒話都是華三老爺讓人傳出來的,尤其是段家對化二夫人段氏做過的事情更是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華三老爺這人陰的很。段家雖然把外甥女華四的名聲給攪合了,可段家自己的名聲一時間也是臭不可聞,誰人聽到段家,都會皺皺眉頭。
池邵德在京城的時候對這事有所耳聞。雖然華三老爺讓人傳出來的話,儘量把華家的這位侄女給摘出來了,可會說的不如會聽的,這裡面,除了開始挑事的不是這位侄女,剩下的前前後後都是這位侄女給折騰出來的。難怪有那樣的名聲。
就像侄女自己說的,這就是一個禍害。防備之心絕對要有,在看這個憨憨的,嬌嬌揉揉的小娘子,誰知道有那麼剽悍的戰鬥力呀,一人鬥翻了一個段府 ,那真是太不敢小瞧了,難怪前人告誡後輩不能以貌取人。誠然不欺我。
華晴芳就看到表叔的臉上好一陣的陰晴不定,以為在想什麼重大的事情呢,也不敢上前打擾。
這位表叔現在在華晴芳的心裡形同天使,跟太監平齊,在這個小地方,自家親表叔就是聖人的代言人呀,惹不得,要捧著,要哄著,這年代有後臺,有這麼硬的後臺的人,可碰不得。
這是一個沒有民主,沒有公理,只拼權勢的年代。再說了萬一這位表叔心性不好,在聖人跟前埋汰自己一句半句的,自己連個自辯的機會可是都沒有的。跟誰說理去呀。
華晴芳有了這個認識,對池邵德的態度恭敬了幾分,那態度,就差誠惶誠恐了。
池邵德因為這事倒也知道了,這丫頭做事還算是張弛有度,小事情可能不算妥帖,可大是大非上看的明白,最起碼不是糊塗人,知道厲害關係,估計這是華二老爺唯一值得安慰的地方,連累家門的事情,這侄女謹慎的很。
此時此刻池邵德心情有點詭異,不管這侄女面相如何的鮮嫩,可不自覺間,竟然總是把華家侄女當成大人看,人品比形象跟年歲她不掛鉤呀。自家的小妹可沒有這份心智。
華晴芳倒是沒有閒著,為了得到社會主流的認可,事無鉅細的把自己到了引雷山所做的事情跟這位表叔交代一邊。比給華二老爺的信說的詳細多了,包括她作坊裡面吸收的一些人手底細。不時的還要穿插一句:“表叔看可有不妥。”完全是一副定然要池邵德認可的態度呀。
最後問了一句:“依表叔看芳姐做的可有不妥之處。”一臉的虛心求指教。
不要把我當成歪魔邪道給人道毀滅了才好,在這裡她華晴芳真的稱不上一股勢力。
池邵德抿嘴臉面不太好看,要不是心裡繃得住,都要笑開了,你說你一個十二三歲的丫頭,就是想犯點錯事那也是很難的,別說聖人,就是他都沒把這丫頭看在眼裡,也不知道這丫頭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