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4/4 頁)
戶一百四十二,口七百四十。去州一千五百八十;去京都水八千九十。
漢安令,前漢無,後漢屬犍為,《晉太康地誌》屬江陽。
綿水令,何志晉孝武立。
沈黎太守,《蜀記》雲:“漢武元鼎十一年,分蜀西部邛莋為沈黎郡,十四年罷。”案元鼎至六年,雲十一年,非也。又二漢、晉並無此郡,《永初郡國》有,何無,徐雲舊郡。領縣四,戶六十五。
城陽令,徐不注置立。
蘭令,漢舊縣,屬越帯��鰲襖弧保�督��檔刂盡肺蕖�
旄牛令,前漢屬蜀郡,後漢屬蜀郡屬國都尉,《晉太康地誌》屬漢嘉。
寧州刺史,晉武帝太始七年分益州南中之建寧、興古、雲南、永昌四郡立。太康三年省,立南夷校尉。惠帝太安二年復立,增牂牁、越帯�⒊p提三郡。成帝鹹康四年,分牂牁、夜郎、硃提、越帯�目の�倉藎�鞍詹⒛�蕁T綆‘復還益州。今領郡十五,縣八十一,戶一萬二百五十三。去京都一萬三千三百。
建寧太守,漢益州郡滇王國,劉氏更名。領縣十三,戶二千五百六十二。
味縣令,漢舊縣。
同樂令,晉武帝立。
談槁令,漢舊縣,屬牂牁。晉武帝立。
牧麻令,漢舊縣,作牧靡。
漏江令,漢舊縣,屬牂牁。晉武帝立。
同瀨長,漢舊縣。“同”作“銅”。
昆澤長,漢舊縣。
新定長,《晉太康地誌》有。
存�邑囗,《晉太康地誌》有。
同並長,漢舊縣,前漢作同並,屬牂牁。晉武帝咸寧五年省,哀帝復立。
萬安長,江左立。
毋單長,漢舊縣,屬牂牁,《晉太康地誌》屬建寧。
新興長,江左立。
晉寧太守,晉惠帝太安二年,分建寧西七縣為益州郡,晉懷帝更名。領縣七,戶六百三十七。去州七百三十;去京都水一萬三千七百。
建伶令,舊漢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誌》屬建寧。
連然令,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誌》屬建寧。
滇池令,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誌》屬建寧。
谷昌長,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誌》屬建寧。
秦臧長,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誌》屬建寧。闕
〔俞元長,漢舊縣,屬益州,《晉太康地誌》〕
雙柏長,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誌》屬建寧。
牂牁太守,漢武帝元鼎六年立。領縣六,戶一千九百七十。去州一千五百;去京都水一萬二千。
萬壽令,晉武帝立。
且蘭令,漢舊縣雲故且蘭,《晉太康地誌》無。
故毋斂令,漢舊縣。
晉樂令,江左立。
丹南長,江左立。
新寧長,何、徐不注置立。
平蠻太守,晉懷帝永嘉五年,寧州刺史王遜分牂牁、硃提、建寧立平夷郡,後避桓溫諱改。領縣二,戶二百四十五。去京都水一萬三千。
平蠻令,漢舊縣,屬牂牁,故名平夷。
鄨令,漢舊縣,屬牂牁。
夜郎太守,晉懷帝永嘉五年,寧州刺史王遜分牂牁、硃提、建寧立。領縣四,戶二百八十八。去州一千;去京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