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3/4 頁)
。臣亡考濟實忿寇仇,壅塞天路,控弦百萬,義聲感激,方欲大舉,奄喪父兄,使垂成之功,不獲一簣。居在諒暗,不動兵甲,是以偃息未捷。至今欲練甲治兵,申父兄之志,義士虎賁,文武效功,白刃交前,亦所不顧。若以帝德覆載,摧此強敵,克靖方難,無替前功。竊自假開府儀同三司,其餘鹹各假授,以勸忠節。”詔除武使持節、都督倭新羅任那加羅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王。
荊、雍州蠻,盤瓠之後也。分建種落,布在諸郡縣。荊州置南蠻,雍州置寧蠻校尉以領之。世祖初,罷南蠻並大府,而寧蠻如故。蠻民順附者,一戶輸谷數斛,其餘無雜調,而宋民賦役嚴苦,貧者不復堪命,多逃亡入蠻。蠻無徭役,強者又不供官稅,結黨連群,動有數百千人,州郡力弱,則起為盜賊,種類稍多,戶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險,居武陵者有雄溪、褭溪、辰溪、酉溪、舞溪,謂之五溪蠻。而宜都、天門、巴東、建平、江北諸郡蠻,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跡罕至焉。前世以來,屢為民患。
少帝景平二年,宜都蠻帥石寧等一百一十三人詣闕上獻。太祖元嘉六年,建平蠻張雍之等五十人,七年,宜都蠻田生等一百一十三人,並詣闕獻見。其後沔中蠻大動,行旅殆絕。天門漊中令宗僑之徭賦過重,蠻不堪命。十八年,蠻田向求等為寇,破漊中,虜略百姓。荊州刺史衡陽王義季遣行參軍曹孫念討破之,獲生口五百餘人,免僑之官。二十四年,南郡臨沮當陽蠻反,縛臨沮令傅僧驥。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遣中兵參軍王諶討破之。
先是,雍州刺史劉道產善撫諸蠻,前後不附官者,莫不順服,皆引出平土,多緣沔為居。及道產亡,蠻又反叛。及世祖出為雍州,群蠻斷道,擊大破之。臺遣軍主沈慶之連年討蠻,所向皆平殄,事在《慶之傳》。二十八年正月,龍山雉水蠻寇抄涅陽縣,南陽太守硃曇韶遣軍討之,失利,殺傷三百餘人;曇韶又遣二千人系之,蠻乃散走。是歲,滍水諸蠻因險為寇,雍州刺史隨王誕遣使說之曰:“頃威懷所被,覃自遐遠,順化者寵祿,逆命者無遺,此亦爾所知也。聖朝今普天肆眚,許以自新,便宜各還舊居,安堵復業,改過革心,於是乎始。”
先是,蠻帥魯奴子擄龍山,屢為邊患。魯軌在長社,奴子歸之,軌言於虜主,以為四山王。軌子爽歸國,奴子亦求內附,隨王誕又遣軍討沔北諸蠻,襲濁山、如口、蜀松三柴,克之,又圍升錢、柏義諸柴,蠻悉力距戰。軍以具裝馬夾射,大破之,斬首二百級,獲生蠻千口,牛馬八十頭。
世祖大明中,建平蠻向光侯寇暴峽川,巴東太守王濟、荊州刺史硃修之遣軍討之,光侯走清江。清江去巴東千餘里。時巴東、建平、宜都、天門四郡蠻為寇,諸郡民戶流散,百不存一。太宗、順帝世尤甚,雖遣攻伐,終不能禁,荊州為之虛敝。
大明中,桂陽蠻反,殺荔令晏珍之,臨賀蠻反,殺關建令邢伯兒,振武將軍蕭衝之討之,獲少費多,抵罪。
豫州蠻,廩君後也。盤瓠及廩君事,並具前史。西陽有巴水、蘄水、希水、赤亭水、西歸水,謂之五水蠻,所在並深岨,種落熾盛,歷世為盜賊。北接淮、汝,南極江、漢,地方數千裡。元嘉二十八年,西陽蠻殺南川令劉臺,並其家口。二十九年,新蔡蠻二千餘人破大雷戍,略公私船舫,悉引入湖。有亡命司馬黑石在蠻中,共為寇盜。太祖遣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率江、荊、雍、豫諸州軍討之。世祖大明四年,又遣慶之討西陽蠻,大克獲而反。司馬黑石徒黨三人,其一人名智,黑石號曰“太公”,以為謀主;一人名安陽,號譙王;一人名續之,號梁王。蠻文小羅等討禽續之,為蠻世財所篡,小羅等相率斬世財父子六人。豫州刺史王玄謨遣殿中將軍郭元封慰勞諸蠻,使縛送亡命,蠻乃執智黑石、安陽二人送詣玄謨。世祖使於壽陽斬之。
太宗初即位,四方反叛,及南賊敗於鵲尾,西陽蠻田益之、田義之、成邪財、田光興等起義攻郢州,克之。以益之為輔國將軍,都統四山軍事,又以蠻戶立宋安、光城二郡,以義之為宋安太守,光興為龍驤將軍、光城太守。封益之邊城縣王,食邑四百一十一戶,成邪財陽城縣王,食邑三千戶。益之徵為虎賁中郎將,將軍如故。
順帝升明初,又轉射聲校尉、冠軍將軍。成邪財死,子婆思襲爵,為輔國將軍、武騎常侍。晉熙蠻梅式生亦起義,斬晉熙太守閻湛之、晉安王子勳典籤沈光祖,封高山侯,食所統牛崗、下柴二村三十戶。
史臣曰:漢世西譯遐通,兼途累萬,跨頭痛之山,越繩度之險,生行死徑,身往魂歸。晉氏南移,河、隴夐隔,戎夷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