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一卷,合一百五十四卷。茂虔又求晉、趙《起居注》諸雜書數十件,太祖賜之。
十六年閏八月,拓跋燾攻涼州,茂虔兄子萬年為虜內應,茂虔見執。茂虔弟安彌縣侯無諱先為徵西將軍、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諸軍事、酒泉太守,第六弟武興縣侯儀德為徵東將軍、秦州刺史、都督丹嶺以西諸軍事、張掖太守。燾既獲茂虔,遣軍擊儀德,棄城奔無諱。於是無諱、儀德擁家戶西就從弟敦煌太守唐兒。燾使將守武威、酒泉、張掖而還。十七年正月,無諱使唐兒守敦煌,自與儀德伐酒泉,三月,克之。攻張掖、臨松,得四萬餘戶,還據酒泉。
十八年五月,唐兒反,無諱留從弟天周守酒泉,復與儀德討唐兒。唐兒將萬餘人出戰,大敗,執唐兒殺之,復據敦煌。七月,拓跋燾遣軍圍酒泉。十月,城中飢,萬餘口皆餓死,天周殺妻以食戰士;食盡,城乃陷,執天周至平城,殺之。於時虜兵甚盛,無諱眾飢,懼不自立,欲引眾西行。十一月,遣弟安週五千人伐鄯善,堅守不下。十九年四月,無諱自率萬餘家棄敦煌,西就安周,未至而鄯善王比龍將四千餘家走,因據鄯善。初,唐契自晉昌奔伊吾,是年攻高昌,高昌城主闕爽告急。八月,無諱留從子豐周守鄯善,自將家戶赴之。未至,而芮芮遣軍救高昌,殺唐契,部曲奔無諱。九月,無諱遣將衛崿夜襲高昌,爽奔芮芮,無諱復據高昌。
遣常侍氾俊奉表使京師,獻方物。太祖詔曰:“往年狡虜縱逸,侵害涼土,西河王茂虔遂至不守,淪陷寇逆,累世著誠,以為矜悼。次弟無諱克紹遺業,保據方隅,外結鄰國,內輯民庶,繫心闕庭,踐修貢職,宜加朝命,以褒篤勳。可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徵西大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西夷校尉、涼州刺史、河西王。”
無諱卒,弟安周立。二十一年,詔曰:“故徵西大將軍、河西王無諱弟安周,才略沈到,世篤忠疑,統承遺業,民眾歸懷。雖亡士喪師,孤立異所,而能招率殘寡,攘寇自今,宜加榮授,垂軌先烈。可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領西域戊己校尉、涼州刺史、河西王。”世祖大明三年,安周奉獻方物。
史臣曰:氐藉世業之資,胡因倔起之眾,結根百頃,跨有河西,雖戎夷猾夏,自擅荒服,而財力雄富,頗尚禮文。楊氏兵精地險,境接華漢,伺隙邊關,首鼠疆場,遂西入白馬,東出黃金,乘晉燾之捷,構圍涪之釁,規吞黑水,志傾井絡,紀、郢之勢方危,樊、鄧之心屢駭。天子聽朝不怡,有懷辛、李之將,而齊之宣皇,率偏旅數百,定命先驅,推鋒直指,勢逾風電,雲徹席捲,致屆南城,逐北追奔,全勝萬里,敵人皆裹骨輿尸,越至險而自竄,其餘皆膏身山野,委骸川澤。既而裴、劉二將,藉其威聲,故使濁水靡旗,蘭皋失險,氐族轉徙奔亡,遺燼不滅者若線,梁土獲乂,以迄於今。由此而言,功烈可謂盛矣!
列傳第五十九 二兇
元兇劭,字休遠,文帝長子也。帝即位後生劭,時上猶在諒闇,故秘之。三年閏正月,方雲劭生。自前代以來,未有人君即位后皇後生太子,唯殷帝乙既踐阼,正妃生紂,至是又有劭焉。體元居正,上甚喜說。
年六歲,拜為皇太子,中庶子二率入直永福省。更築宮,制度嚴麗。年十二,出居東宮,納黃門侍郎殷淳女為妃。十三,加元服。好讀史傳,尤愛弓馬。及長,美鬚眉,大眼方口,長七尺四寸。親覽宮事,延接賓客,意之所欲,上必從之。東宮置兵,與羽林等。十七年,劭拜京陵,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竟陵王誕、尚書桂陽侯義融並從,司空江夏王義恭自江都來會京口。
二十七年,上將北伐,劭與蕭思話固諫,不從。索虜至瓜步,京邑震駭。劭出鎮石頭,總統水軍。善於撫御。上登石頭城,有憂色,劭曰:“不斬江湛、徐湛之,無以謝天下。”上曰:“北伐自我意,不關二人也。”
上時務在本業,勸課耕桑,使宮內皆蠶,欲以諷厲天下。有女巫嚴道育,本吳興人,自言通靈,能役使鬼物。夫為劫,坐沒入奚官。劭姊東陽公主應閣婢王鸚鵡白公主雲:“道育通靈有異術。”主乃白上,託雲善蠶,求召入,見許。道育既入,自言服食,主及劭並信惑之。始興王浚素佞事劭,與劭並多過失,慮上知,使道育祈請,欲令過不上聞。道育輒雲:“自上天陳請,必不洩露。”劭等敬事,號曰天師。後遂為巫蠱,以玉人為上形像,埋於含章殿前。
初,東陽主有奴陳天興,鸚鵡養以為子,而與之淫通。鸚鵡、天興及寧州所獻黃門慶國並預巫蠱事。劭以天興補隊主。東陽主薨,鸚鵡應出嫁,劭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