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頁)
親兵捨命上前抵擋。執戟甲士橫衝直撞的過來,遮在大汗 身前。楊過回臂要去耶律齊手中再拿長矛時,卻拿著了個空,原來已 給蒙古甲士隔斷。眼見蒙古大汗臉有驚惶之色,拉過馬頭正要退走, 楊過一聲長嘯,雙腳踏上馬鞍,跟著在馬鞍上一點,和身躍起,直撲 而前。十餘名親兵將校挺立槍急刺,楊過在半空中提一口真氣,一個 筋斗,從十餘枝長槍上翻了過去。 蒙古大汗見勢頭不好,一提馬韁,縱騎急馳。他胯下這匹坐騎乃是蒙 古萬中選一的良駒,龍背鳥頸,骨挺筋健,嘶吼似雷,賓士若風,名 為“飛雲騅”和郭靖當年的“汗血寶馬”不相上下。此刻鞍上負了大 汗,四蹄翻飛,徑向空曠處疾馳。楊過展開輕功,在後追去。蒙古軍 數百騎又在楊過身後急趕。 兩軍見了這等情勢,城上城下登時都忘了交戰,萬目齊注,同聲吶喊。 楊過見大汗單騎逃遁,心下大喜,暗想你跑得再快,也要教我趕上了。 那知道這“飛雲騅”是非同小可,後蹄只在地下微微一撐,便躥出了 數丈。楊過提氣急追,反而和大汗越來越遠了。他彎腰在地下拾起一 根長矛,奮力往蒙哥背心擲去。 眼見那長矛猶似流星趕月般飛去,兩軍瞧得真切,人人目瞪口呆,忘 了呼吸。只見那飛雲騅猛地裡向前一衝,長矛距大汗背心約有尺許, 力盡墜地。宋軍大叫:“啊喲!”蒙古軍齊呼:“萬歲!” 這時郭靖、黃藥師、黃蓉、周伯通、一燈等相距均遠,只有空自焦急, 卻那裡使得出一分力氣去助楊過?蒙古兵將千千萬萬,也只有吶喊助 威,枉有盡忠效死之心,又怎趕得上飛雲騅的腳力? 蒙哥在馬背上回頭一望,見將楊過越拋越遠,心下放寬,縱馬向西首 一個萬人隊馳去。那萬人隊齊聲發喊,迎了上來,只要兩下里一會合, 楊過本領再高,也傷不著大汗了。 楊過眼見功敗垂成,好生沮喪,突然間心念一動:“長矛大重難以及 遠,何不用石子?”拾起兩旁枚石子,運功擲了出去。但聽得嗤嗤聲 響,兩粒石子都擊在飛雲騅的臀上。那馬吃痛,一聲長嘶,前足提起, 人立起來。 蒙哥雖貴為有史以來最大帝國的大汗,但自幼弓馬嫻熟,曾跟隨祖父 成吉思汗、父親拖雷數次出征,於拔都西征歐洲之役中,他更建立殊 勳,畢生長於馬背之上、刀槍之中,這時變出非常,卻並不慌亂,挽 雕弓、搭長箭,雙腿緊緊夾住馬腹,回身向楊過便是一箭。 楊過低頭避過,飛步搶上,左手早已拾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石塊,呼的 一聲擲出,正中蒙哥後心。楊過這一擲勁力何等剛猛,蒙哥筋折骨斷, 倒撞下馬,登時斃命。 蒙古兵將見大汗落馬,無不驚惶,四面八方搶了過來。郭靖大呼號令, 乘勢衝殺,城內宋軍開城殺出。郭靖、黃藥師、黃蓉等發動二十八宿 大陣,來回衝擊。蒙古軍軍心已亂,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一路 上拋旗投槍,潰不成軍,紛紛向北奔逃。 郭靖等正追之間,忽見到西方一路敵軍開來,隊伍甚是整齊,軍中豎 起了四王子忽必烈的旗號。蒙古兵敗如山倒,一時之間那能收拾?忽 必烈治軍雖嚴,給如潮水般湧來的敗兵一衝,部屬也登時亂了。忽必 烈見勢頭不妙,率領一支親兵殿後,緩緩北退。郭靖等直追出三十餘 裡,眼見蒙古兵退勢不止,而呂文德流水價的派出傳令官召郭靖回軍 保城,宋軍這才凱旋而回。 自蒙古和宋軍交鋒以來,從未有如此大敗,而一國之主喪於城下,更 是軍心大沮。蒙古大汗之位並非父死子襲,系由皇族王公、重臣大將 會議擁立。蒙哥既死,其弟七王子阿里不哥在北方蒙古老家被得王公 擁戴而為大汗。忽必烈得訊後領軍北歸,與阿里不哥爭位,兄弟各率 精兵互鬥。最後忽必烈得勝,但蒙古軍已然大傷元氣,無力南攻,襄 陽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後的宋度宗鹹淳九年,蒙古軍始再進攻 襄陽。 郭靖領軍回到襄陽城邊,安撫使呂文德早已率領親兵將校,大吹大擂, 列隊在城外相迎。眾百姓也擁在城外,陳列酒漿香燭,羅拜慰勞。 郭靖攜著楊過之手,拿起百姓呈上來的一杯美酒,轉敬楊過,說道: “過兒,你今日立此大功,天下揚名固不待言,合城軍民,無不重感 恩德。” 楊過心中感動,有一句話藏在心中二十餘年始終未說,這時再也忍不 住了,朗聲說道:“郭伯伯,小侄幼時若非蒙你撫養教誨,焉能得有 今日?” 他二人自來萬事心照,不說銘恩感德之言,此時對飲三杯,兩位當世 大俠傾吐肺腑,只覺人生而當此境,復有何求? 二人攜手入城,但聽得軍民夾道歡呼,聲若轟雷。楊過忽然想起: “二十餘年之前,郭伯伯也這般攜著我的手,送我上終南山重陽宮去 投師學藝。他對我一片至誠,從沒半分差異。可是我狂妄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