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還是東京,街道都寬闊、整齊,基本上看不見中國街道兩旁常常見到的乞討者和流浪漢,所有人都精神亢奮,腳步匆匆。尤其是那些機聲隆隆的工廠,數量和規模都是中國工商發達的上海所不可比的。以前在國內,談起日本,很多人都不屑一顧,認為那不過是一個“蕞爾小邦,地狹民寡”,根本不能和中華泱泱天朝大國相比。現在親眼所見,情況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很顯然,日本在工商業方面已經開始超過中國了。驚訝之餘,虞洽卿心中有些莫名的擔憂。
聽說上海的一部分工商界人士隨日本實業考察團來日本參觀,吳錦堂忙趕到東京迎接虞洽卿等人,以盡客居地主之誼。
吳錦堂開設義生榮商號後,雖然仍以代人購銷運輸為主業,但業務範圍隨之向製造業延伸,自己生產火柴、陽傘,並由為出口商購運向自營出口延伸;由代進口商運銷,轉向自己設行銷售。到了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吳錦堂從長崎遷居到神戶,投資三十萬,建立“怡生號”商行,開始經營雜貨、棉製品、糧食、火柴等。他的事業蒸蒸日上,此時已經成為神戶華僑的領軍人物,並被清朝駐日公使任命為“神戶旅住大清商人公舉商董”,是神戶中華會館、神戶三江公所的總代。
自從那一年在英商太古公司北京輪上邂逅相識,兩人一直聯絡不斷。這期間,吳錦堂因為業務關係,曾經去過上海一次,虞洽卿熱情接待過他,兩人相談的十分投緣。在東京接待過上海的眾人,吳錦堂請虞洽卿和自己一道來到神戶的家中。
神戶位於瀨戶內海沿岸,當時是日本最大的海港,是華僑的重要聚居地。吳錦堂的住宅是坐落在籠池大道旁的寬敞別墅,在這裡,吳錦堂一邊招待虞洽卿喝著上等的日本清酒,一邊和他徹夜長談。
“在國內時,說起日本,很多人動輒稱:蕞爾小邦,不屑一顧。現在到了日本,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國內的很多人,還是坐井觀天啊。”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