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的公司被改組或收購合併、搬遷甚至倒閉而被裁員呢?他目前的工作可能是最吃香的行業,但三五年後會不會出現人才過剩,或者甚至整個行業面臨被淘汰?如果他是自我僱傭或做生意,有誰能保證樣樣事情都那麼順利?尤其是失去那麼一位賢內助之後?如果他受到久病或傷殘的折磨,而偏偏缺少了太太的照顧,他有多少的資金可以長期應付家庭的需要和孩子的教育?只有做過窮人的人才能體會到長貧難顧的滋味。
你可能比你先生賺錢少,也可能沒有出去工作,但並不等於在經濟上你沒有價值。你將全部的時間、精力用於照顧小孩的生活和教育,做好家務,將整個家庭安排妥妥當當,讓丈夫、孩子有一個溫暖、康樂的家庭生活,讓你的先生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因此,你先生的高收入,其中一部分是從你那裡來的。試想想,如果沒有你在打點家務,你的先生要花多少錢請工人照顧小孩和打理家務,他會被家務拖累而煩惱,他在工作上、生意上將會受到不少無形的損失。何況,如果你出了事,他會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健康很容易出狀況。如果你有一份人壽保險,萬一出了事之後,你的先生就有較寬餘的經濟能力請工人料理家務和照顧小孩,去應付工作或生意上的損失,甚至可考慮放下工作一段時期,調理身心。
可能你們的小孩已經長大了,不必考慮照顧小孩的問題。但你們可能面臨另一個問題,即年紀漸漸增大,終究會變為老夫老妻,相依為命,互相照顧。萬一你比你先生先走一步,如果你有一份人壽保險的話,他就有比較充裕的經濟能力請人服侍照料。先生年老之時,他不再能工作和做生意,往日容易賺錢的日子已不復存在。甚至他老年時工作、事業或投資不甚順利,到頭來未必有很足的資金度過晚年。那時如果有一筆錢賠給他,幫助他安度晚年,這是作為妻子對丈夫的最後的貢獻和愛心的延續。
如果先生比妻子早去,留下一大筆財產,雖然做妻子的不必憂愁日後的生活費用,但有另一隱憂,即當妻子後來也跟著去了,兒女可能要付大筆遺產稅。兒女從何得到資金去應付這筆遺產稅呢?妻子的(母親的)人壽保險就可用上場。如果先生去後並沒有留下多少財產給妻子,那麼,妻子的儲蓄性人壽保險內有一筆可觀的款項,可幫助妻子安度晚年。可見,妻子有人壽保險始終是上策。
有些做妻子的不肯買人壽保險,因為怕丈夫得到賠償後再娶。有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說不上是錯還是對。這涉及夫妻之間的感情,以及大家對愛的理解和觀念。有妻子對丈夫有永遠佔有和控制的慾念,即使她在地下長眠,也想控制丈夫要對她忠心不二。如有這種情況,妻子可買一份人壽保險,指定兒女為受益人,不怕利益旁落丈夫的第二任太太。有些女人則恰恰相反,覺得萬一自己走了,丈夫工作辛苦,沒有人服侍了,兒女也缺乏母親照料,就鼓勵丈夫如果有合適人選,不妨再娶。她買了人壽保險,不管將來丈夫是否再娶,都能幫助丈夫和兒女解決一部分經濟上的困難。人壽保險是一個人對家庭的愛心的延續,有感情有愛心才有人壽保險。
做妻子的買一份人壽保險,平時把少少錢積累起來,將來有需要也可以自己取回來使用,猶如自己的私房錢一樣。既然目前做妻子的賺的錢比丈夫少,就應該用各種辦法,為自己儲蓄一些錢。而儲蓄性人壽保險是其中一個途徑。所以,買這個人壽保險,不單是為了丈夫和兒女,也可以為自己的利益。很多時候,妻子沒有買人壽保險,是因為做丈夫的有自大狂,大男人主義,而做妻子的有自卑感,自暴自棄。只有認識到人的價值(這裡不是指金錢上的價值),才有人壽保險。人只有當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以及考慮到儘自己的能力去照顧所愛的人的時候,才會辦理人壽保險。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有錢真好
報載臺灣有位賴師傅,幾年前雕刻了一塊“有錢真好” 的牌匾,一直乏人問津。但最近這種牌匾卻成了搶手貨,賴師傅刻了兩百多塊,而且在“有錢真好” 大字旁邊加上“健康是寶”幾個小字。在以前“臺灣錢淹腳目” 的黃金時代,人人有錢,所以“有錢真好” 就成了多餘的東西。但最近臺灣鬧不景氣,打工的難找到工作,做生意的感到生意越來越難做,不少人現在開始知道什麼是窮苦的日子,突然發現有錢真好,所以搶著要買“有錢真好” ,希望能藉此轉運。
這個情景,不就是人們對人壽保險的態度的寫照嗎?平時大家都過得蠻不錯的,有工作,有錢賺,交得起房租或房屋貸款,有錢給孩子買冰淇淋和名牌球鞋,甚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