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長坂坡沒多久,忽聽山頭上一聲炮響,隨即點起無數支火把。一彪人馬呼喊著殺將下來。為首一將殺至張郃馬前大叫道:“張郃,留下命來。”原來是劉備手下大將魏延魏文長。
張郃敵住魏延,部隊卻沒有大亂,反而有秩序的收縮,似乎早有準備。
魏延衝殺一陣感覺不對,稍一猶豫,卻聽身後一聲炮響,一隊人馬從背後殺來,為首一將大叫道:“我家主公早有準備,汝等還不快快投降。”竟是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
張郃與夏侯淵兩氣夾攻,魏延抵擋不住,率殘兵向長坂橋敗來。
長坂橋小,魏延軍太多,一時擠成一團,誰也過不去。眼見張郃與夏侯淵在背後掩殺,魏延大叫道:“河中無水,從橋下過。”叫罷自己首先從橋下跑過了河。
兵卒們也都爭先恐後跟了過去。
原來夏侯淵、張郃所率乃襄陽人馬。曹操依賈詡之計五路人馬共討劉備,袁術、袁尚、荊南四郡人馬不說,蔡瑁、張允在襄陽有軍馬八萬,其中有三萬水軍。於是曹操分兵兩路,一路由夏侯淵和張郃率軍四萬由陸路直奔荊州。另一路由蔡瑁、張允親率水軍先順襄江而下到三江口,再延長江逆流而上由水路進攻荊州。
襄陽城門口,曹操目送夏侯淵與張郃離開後,久久注視著遠方,若有所思。
“主公,夜深了,小心天涼。”賈詡道。
“哦,文和。”曹操回過神來道:“袁術、袁尚出兵了嗎?”
“稟主公,袁術兵馬行至淮南與荊州邊界便不再前進。袁尚在襄陽人馬不多,他只是遠遠跟著咱們的部隊,估計是想渾水摸魚。”賈詡道。
曹操點點頭,自語道:“袁家之人,若能團結果敢一些,天下早就姓袁了,可惜……”
夏侯淵、張郃所帶兵馬,與魏延所帶兵馬本都為荊襄人馬,有的相互之間還認識。剛才的兩次偷襲,雙放都只是大叫卻很少實打實的拼命。如今兩隊人馬混在一齊,服裝也差不多。有家在襄陽的荊州兵,並未跟著魏延過河,有家在荊州的襄陽兵,早偷偷的溜過了河。
“給我追。”夏侯淵一揮手中的大刀。
“夏侯將軍,窮寇莫追,小心中了埋伏。” 張郃諫道。
“他們已中我賈先生的‘將計就計’之計,還能有何計?我軍應一氣衝進荊州城,殺了劉備以報主公。”夏侯淵說罷帶兵前衝。
卻說襄陽兵已過去了小半,忽聽河上游傳來隆隆的水聲,夏侯淵略一發愣,但見水龍咆哮著沿河而下。
“夏侯將軍,快出來。”張郃把夏侯淵從河中拉了出去。
河中的襄陽兵馬卻不緊張。原來這河很淺,水雖急也只是衝倒幾人。而荊襄兵馬多識水性,這點小水他們根本不怕。他們嬉笑著回頭看著跑回到岸上的夏侯淵和張郃,等待前進或後退的命令。
夏侯淵甩開張郃的手,怒道:“汝是何意,吾當速速過河追殺魏延。”
“夏侯將軍,情況不對頭,我軍還當謹慎。” 張郃道。
“哼。”夏侯淵怒道:“汝為降將,不求向前立攻卻畏手畏腳。今日卻叫你看看我夏侯妙才的威風。”
夏侯淵說罷,催馬上橋過河。他剛走到橋中央,卻聞見水中味道不對,好像是油的味道。夏侯淵心道不好,劉備果是早有準備,若是將這河中之油點燃,我軍損失就大了。正想著,卻見上游幾點火把點起,一將大喊道:“襄陽人馬聽了,河中已倒上銅油,我若點燃汝等必死於非命。但我家主公劉備念及汝等皆是荊襄子民,卻是受了蔡瑁、張允的蠱惑,今日放汝等一條生路,還不速速離開。”
話因未落,水中的人馬齊呼萬歲,有的向荊州跑,有的向襄陽岸跑。
夏侯淵拿下弓箭,尋聲射去。卻聽的“當”的一聲,羽箭被擋開。
“何人冷箭。”方才那將一聲怒喝,將火把扔到了河中。河中忽的火起,幸而河中人馬所剩無幾。大火燒起,橋上的夏侯淵被烤的受不了了,正準備下橋,卻聽身後一聲大叫,一人一騎挺槍刺來。
“當”夏侯淵擋開一槍,“來將何人?”
“常山趙子龍。”
“我乃夏侯妙才。”
二人說罷在橋上大戰起來,全然不顧橋下的轟轟烈火。
十五回合已過,二人戰馬的馬尾已被烤焦,疼的戰馬不停的長嘶。
“夏侯將軍,快撤兵吧。” 張郃叫道。
“吾誓取趙雲首級。”
趙雲聽罷心中不禁稱讚,果然一勇將也,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