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立衣冠冢,牌位進忠義閣,厚恤家人。”忽必烈又補充一句,“本王記得董文炳的第二個弟弟董文蔚就在軍中任職,有這事嗎?”
“回稟王爺,董文蔚乃是文官,在按嗔王爺帳下任事。”子聰合掌答道。忽必烈點點頭,“你親自去把他請來,本王要當面封賞於他,以告慰董文炳將軍的在天之靈。還有,先別告訴他噩耗,讓本王親自轉告他。”
“遵命,小僧這就去安排。”子聰答應一聲,出帳安排去了。可是他的前腳剛出帳篷,帳篷外就進來一名傳令兵,在忽必烈面前單膝跪倒。“王爺,南人用小船送過來三十餘名我軍敗兵,說是南人右丞相賈似道履行對董文炳將軍的諾言,放他們回長江以北。並轉達了賈似道對王爺的話,說那些士兵都是寧死不屈的好漢,請王爺善待他們。”
“賈似道履行對董文炳的諾言?”忽必烈的笑意凝固在臉上,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氣氛頓時又沉重下來,蒙古眾將緊張得連大氣都不敢出,甚至能聽到彼此的心跳聲。惟有那名剛進來的傳令兵不知所以,又說道:“前方的烏力罕將軍請示王爺,這些人該怎麼處理?”
“把他們全叫進來,本王要親自詢問他們。”忽必烈咬著牙,一字一句的說道。那傳令兵一拱手,起身飛快奔了出去。不一刻,那三十多名全身沾滿血汙、傷胳膊斷腿的蒙古士兵便全部進到帳篷,那些蒙古士兵見到忽必烈二話不說,馬上撲倒在忽必烈面跪下嚎啕大哭。而忽必烈先是打量一通這些敗兵,發現其中並沒有董家四將之後,這才努力平靜的問道:“說說,說說你們是怎麼過江來的,在長江以南發生了什麼事?董文炳他們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王爺,董文炳那個忘恩負義的漢蠻子……他背叛了你。”三十幾個敗兵中唯一那個蒙古士兵大哭著,用蒙古語添油加醋的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末了又咬牙切齒的說道:“董文炳那個漢蠻子開始還叫得好聽,堅決不投降,可他剛放下武器就背叛了王爺,還做了漢蠻子的大官,叫……叫什麼來著?”
“都統制。”一個色目人接話道:“漢蠻子董文炳封了都統制,他的兩個兄弟和兒子都封了統制。”
“董文炳的兒子是被封為司錄參軍事,還兼著知衡州府。”另一個記憶力極好的色目人糾正同伴的錯誤,並補充道:“後來董蠻子投降以後,本來準備和我們一起回來的十幾個漢兵看到他們被蠻子封官,也都投了降。”
“王爺,投降的全是董文炳的親兵,小人們不是,所以小人們沒敢背叛你,王爺你明鑑啊。”一個漢兵怕被牽連,也是跟著撇明關係。
“夠了。”忽必烈揮手製止敗兵的哭訴,雖說忽必烈此刻臉上還是不動聲色,可心中卻已是怒滿胸膛——他剛追封了‘為國捐軀’的董家四將,敬給董家四將的酒水也還在地上流淌,可馬上就接到董家四將叛變投敵的訊息,換誰也受不了啊!一時間,帳篷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是大氣不敢喘,全都在等待著忽必烈大發雷霆。
“該怎麼辦呢?不處置董文炳的家人,殺雞儆猴,軍隊裡的漢人就會心存僥倖,將來戰況不利時,必然不會死戰出力,投降的漢人只怕越來越多。可要是處置了董文炳的家人……”忽必烈悄悄咬緊嘴唇,慢慢閉上眼睛,腦海中卻在飛速盤算。可就在這時候,他的幕僚子聰已經帶著董文炳的二弟董文蔚進來,子聰向忽必烈合掌道:“王爺,小僧已經把董文蔚帶來了。”
“拖出去砍了!”忽必烈猛然睜開眼睛,赤紅著眼睛咆哮道。子聰和董文蔚都是大吃一驚,可不等他們的詢問原因和求饒,忽必烈身後已經竄出兩名怯薛,一左一右架起董文蔚就往帳篷外走,可憐董文蔚糊里糊塗的被叫到中軍大帳,連話都沒機會說上一句又糊里糊塗被拖出帳篷,更加糊塗的掉了腦袋。
“王爺,董文蔚人頭在此。”從三歲就開始接受殺人訓練的怯薛殺起人來那叫一個快,只在眨眼之間就拎著董文蔚血淋淋的人頭進來,雙手捧到忽必烈面前。正在暴怒中的忽必烈本想揮手讓他們把人頭拿出去,可是他的手剛揮到半截就轉移了目標,重重一下拍在自己的額頭上,心中慘叫道:“糟糕!本王又中計了!”
“王爺,知錯能改,還有挽救的機會。”已經從蒙古將領那裡知道事情經過的子聰走到忽必烈身邊,壓低聲音輕輕說道。忽必烈陰沉著臉思索片刻,最終還是搖頭,低聲答道:“本王不能錯,董文蔚已死,董文炳必然真正投降,現在挽回已經太晚。本王只能將錯就錯,警告那些心存僥倖的漢人將領。”說罷,忽必烈抬高聲音,命令道:“傳令大都,將叛將董文炳滿門趕盡殺絕,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