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好資訊,向斯大林做了彙報。兩國關係出現了緩和。
於是,外蒙的叛亂分子首腦全部被擒獲,押赴南京。國家法庭以叛國罪、分裂國家罪判處了他們死刑。接著這件事情的契機,大漢帝國政府公佈了《反分裂法》。
西元1935年12月5日,方雲在南京主持了國家國民委員會全體會議,在會議上,方雲明確地宣佈今後國家工作的重點將轉移到經濟建設上面來,要以雲南、貴州和廣西為藍本,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努力提高我國的經濟整體實力,改善廣大群眾的生活條件。
在國會全體會議結束後,方雲又主持召開了全軍工作會議,對軍隊的編制提出了調整。陸軍作為軍隊的主要力量,整編為30個軍120個師,計220萬人,空軍為30萬人,海軍為50萬人,第二炮兵部隊為30萬人。預備役部隊分為兩部,一部分為預備役部隊,人數300萬,一部為後備役部隊,人數為200萬等等。經過這樣調整,將有500多萬青壯人員補充到社會各階層,即彌補了社會因常年戰爭造成的青壯年人力資源短缺,也減輕了國家負擔,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創造財富。更利於軍隊向高、精、尖技術兵種發展。
總之,西元1935年,對大漢帝國來說,是一個浴火重生的時期。
第五卷 第九章
西元1935年的冬季,雪下得特別厚實。整個朝鮮半島天寒地凍,寒風凜冽,萬物都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寒風在雪地上打著旋,飛騰起一圈圈白煙,頃刻間,馬匹美麗的蹄印就被雪花蓋得嚴嚴實實。
這是漢朝邊界得一段山谷,名為牤牛谷。大漢帝國國防軍的一個巡邏小隊正在進行執行例行的巡邏任務,在離牤牛谷20公里遠的地方,就是朝鮮最西部的一個小鎮豐鎮,有日軍駐紮,扼守著大漢帝國軍隊東進的陸上通道。
巡邏小隊有32人,小隊長是拉賓中尉,復興黨黨員,一個加入了大漢國籍的猶太人,畢業於貴州軍事學校,參加瞭解放東北的戰事。他今年26歲,身材中等健壯,頭腦靈活。隨著大漢帝國在東北取得的軍事勝利,日本人的囂張氣焰已經完全被撲滅,取代的是一種失敗的消極情緒。
小隊的戰士都把厚實的風帽扣好,只露出一雙眼睛不停地掃視著周圍環境,眉毛上都掛著白白的雪霜。這裡是雙方預設的安全區,不時有小規模的衝突發生。
拉賓中尉胯下的馬匹沒有徵兆地停了下來,讓他激靈了一下。拉賓揮揮手,示意巡邏隊停下,他用望遠鏡透過風雪在四下打量起來,心裡升起一種不安的感覺。在茫茫的風雪中,似乎有一種不安定的元素在作怪。他伸出右手,做了一個警戒的手勢,巡邏小隊的戰士就分成三組,散開成了一個三角陣形。拉賓看看風雪瀰漫的山谷口,示意兩名戰士上去探路。在這兵兇戰危的時刻,小心謹慎是必須的。整個巡邏小隊的戰士都開始緊張起來。
看著兩名戰士消逝在山谷口,拉賓心中不安的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是一種軍人久經沙場的本能感覺。鬼子不會是在前面有埋伏吧?他示意巡邏隊中狙擊槍手和迫擊炮班退到隊伍的最後面。
就在拉賓有點焦躁的時候,山谷口出現了一名戰士的身影,向巡邏隊打了一個一切無恙的手勢。他微微鬆了一口氣,暗道自己是否杯弓蛇影,太多慮了。他揮揮手,人馬繼續往山谷口走去。
在離山谷口還有一百多米的時候,拉賓心中的不妥猛竄起來。一個念頭像閃電一樣掠過他的腦海,猛地勒住馬頭,打出讓小隊快速後退的手勢。他相通了心中不安的原因:剛才那名戰士打完手勢後,立即匆匆返回山谷口的那一邊,實在是於理不合,他應該站在山谷口等待巡邏小隊前來。
巡邏小隊立即顯示出良好的訓練素質,齊齊調轉馬頭,往後面撤退。就在這時候,拉賓聽到了炮彈穿透風雪發出的呼嘯聲。十幾發炮彈落在了巡邏隊周圍,馬匹受驚亂跳起來,巡邏隊的戰士一下就被炸倒了十來人。接著,三八步槍特有的聲音也響了起來,巡邏隊遭到伏擊。
“撤退!”拉賓幾乎是用盡全身的力氣喊了出來。剩下的十幾匹馬在風雪中快速地向來路撤退,山谷口及其兩側,冒出了一片黃綠色的鬼子,約有三百多人。子彈如雨打了過來,拉賓只聽到胯下馬匹悲慘地嘶叫一聲,整個人被摔倒了地上。他顧不上身體的疼痛,端起突擊步槍就向衝上來的鬼子掃射過去。
一時間,爆豆似的槍聲響成一片。
巡邏隊經過最初的混亂後,漸漸開始穩定下來,利用地形的掩護開始反擊鬼子的進攻。報話員爬到了拉賓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