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2/4 頁)
和李勤起了齷齪,那李勤在虎牢關還待得久麼?”
袁紹大喜,拍手道:“如真能如此,李勤腹背受敵,他可是堅持不了多久的啊!”
曹操道:“所以,我們只要能在虎牢關這裡多挺些時日,勝負便分,並不需要我們如何與李勤廝殺的,只要他退了兵,返回洛陽,我們從後追殺即可!”
袁紹稍稍猶豫了一下,並沒有自己拿主意,而是問曹操道:“那我們在何處紮營?”
曹操道:“自仍在關下,但不在一處紮營,而是扎連營,扎十七座大營,每隔三里一營,距離拉開,看那李勤如何一座一座的攻打!”
袁紹臉色微微一黯,感覺這個主意不是太好,說白了對曹操有利,而對自己這個盟主,卻是沒什麼益處了。扎連營這種方法很普通,有時為了拉長戰線,甚至一處兵營在一個縣,而另一處兵營在另一個縣,把大營紮上百里,甚至幾百裡都是有的,可這種情況是在統一指揮的前提下,整個軍隊裡只有一個聲音,這樣紮營才會保險,事實上這屬於長期作戰的紮營方法。
可是,現在他們是聯軍啊,除了他和曹操之外,剩下的每路諸侯不過數千人,甚至連一兩千人的部隊都有,讓這些人把營扎得離虎牢關太近,那是不可能的,諸侯定會不幹,那麼只能是他和曹操扎得最近,那倒黴豈不也是最快!
袁紹心想:“曹操定不肯扎得最近,只能我上,而他會以後路不穩為由,紮在後面,美其名曰監視呂布。如此,一旦開戰,我先拼光了,而李勤又豈能一口氣吞下幾十里長的大營?曹操實力不損,等洛陽張讓起事,那追殺李勤豈不成了他曹操是主力,然後進入洛陽……他想得挺美,當我是傻子嗎?”
見袁紹遲疑,曹操道:“張讓那裡,由我來寫信,勸他早日起事,而軍中如論兵力,你第一,我第二,但你是盟主,需當坐鎮後方,所以這第一營便由我來扎,你看如何?”
袁紹啊了聲,道:“孟德有此心,我心甚慰不過,你的軍中騎兵不多,萬一李勤來襲……”
曹操道:“說得也是,那不如讓公孫瓚扎第一營,我扎第二營,你看如何?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乃是騎兵精銳,不比李勤的扶角軍差多少,就算李勤來襲,也可一戰,何況還有我在後面支援!”他看著袁紹的眼睛,心裡有點緊張。
袁紹皺了皺眉頭,這是要從自己手裡分兵啊,公孫瓚雖是一路諸侯,卻算是自己的部屬,而且還領著整個聯軍裡最強的騎兵,如果這麼個紮營法,豈不是等於把公孫瓚變成了曹操的下屬,萬一公孫瓚和曹操一起擋住了李勤,而李勤沒攻下他們,卻返回了洛陽,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公孫瓚再做自己的部屬,卻是不可能的了,那麼進入虎牢關後,自己和曹操的實力可就差不多了,說不定曹操還能反勝自己,這還是把自己給閃了啊!
可想了半晌,袁紹又只能答應,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如果想要打敗李勤,自己這個盟主不割肉給曹操,怕是不行的了,而拿自己的肉餵飽了曹操,會不會在打敗李勤之後,曹操反把自己給吞了,這個也只能是後話了!
袁紹點頭道:“好吧,就依孟德此計,不過,你既扎第二座營,前線之事,就得多拜託你了!”
曹操鬆了口氣,他不信袁紹看不出其中的貓膩,可看得出又能如何?他還不是得乖乖入我彀中!
第294章 讓曹操哭
曹操和袁紹商量好了紮營之計,便去找公孫瓚,他向公孫瓚說了此計,要公孫瓚儘量把軍隊往虎牢關壓,能壓多近就壓多近,如果壓得不夠近,給了扶角軍騎兵騰挪的戰場,那時騎兵對騎兵,公孫瓚和白馬義從要考慮的可不是怎麼能打勝仗,而是怎麼能有命活著回遼東了!
公孫瓚聽了曹操的話,當然曹操說得很客氣,而且把公孫瓚的重要性提高到了無法取代的高度,給足了面子,可公孫瓚卻仍是惱火得七竅生煙!
公孫瓚不知這計是曹操出的,曹操要扎第二座營,表面上可是和他共患難的,他想挑曹操的毛病也挑不出,可他對袁紹卻是恨之入骨,袁紹心腸太過歹毒,這不是把他往火爐子上架嗎,要烤死他啊!
公孫瓚怒氣衝衝地道:“曹將軍,不知我怎麼得罪了袁盟主,他怎地竟然把我往最前面派,我雖在元城時和他有過一些不快,但也不至於往死裡整吧,我這就去問他!”
說著,他就要去找袁紹,好好把話說一說,要是話不能好好說,那就怪不得他不給面子了,乾脆拉了隊伍,回遼東算了,誰愛和李勤拼誰拼去,反正他不淌這汪渾水了!
曹操一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