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頁)
們也繼續前進。始終保持著二百步左右的距離。
“甭管它們,除非有人落單兒,否則,狼群不敢主動向咱們發起攻擊!”憑著今天早上臨時被高適填進肚子裡的知識,王洵沉聲下令。“保持隊形,互相照顧一下,誰也別掉隊!”
“好勒!”有道是將乃三軍之膽。雖然王洵年齡未及弱冠,但是,看到他不慌不忙的模樣,一干飛龍禁衛頓時也覺得膽壯,扯開嗓子,齊聲答應。
跟在隊伍後邊的狼群被眾人的喊聲嚇了一跳,居然停了下來,遲疑著不敢繼續邁步。夥長老周見此,立刻有了主意,策馬跑回王洵身邊,低聲獻計:“不如讓大夥一起唱歌,一則能解乏,二來也能壯大氣勢!”
“嗯!”王洵猶豫了片刻,笑著答應。
作為長期駐紮在京師的天子禁軍,弟兄們打仗未必在行,在詩歌雜曲方面,卻是誰都不含糊。在王洵的組織下,很快,隊伍中便響起了粗獷的歌聲,“邊庭烽火驚,插羽夜徵兵。少昊騰金氣,文昌動將星。長驅鞮汗北,直指夫人城……”(注1)
此詩為隋代詩人薛道衡所做的出塞曲。因為簡單易懂,曲調慷慨,所以在軍中廣為流傳。不但大部分飛龍禁衛會唱,片刻後,連民壯當中,都有人小聲跟著哼哼起來。整個隊伍,士氣登時為之一振。
正如高適今早所說,狼跟狗一樣,都是天生的勢利眼。看到前方隊伍中突然變得豪氣干雲,愈發不敢貿然靠近。眾人聽到隊尾傳來的喜訊,唱得更加賣力,興起之處,乾脆一邊走,一邊用橫刀磕打起了金鐙,“絕漠三秋暮,窮陰萬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斷鴈聲。連旗下鹿塞,疊鼓向龍庭……”
剎那間,整個隊伍模樣大變。疲憊之態一掃而空,隱隱竟然透出幾分剽悍之氣來。群狼聞之,更加猶豫不絕。勉強在原地觀望了片刻,居然耷拉下腦袋,在狼王的帶領下灰溜溜地逃了。
到了此時,隊伍已經不再管背後跟的是誰。士卒民壯,彼此唱和,幾乎忘記了旅途的勞累,只覺得渾身上下從頭到腳一片滾燙。生為大唐男兒,受點苦,受點兒累算什麼?凌煙閣上無書生,百戰之後方成名。如果能令關心著自己的人和自己所關心的人平安喜樂,哪怕是付出更高代價也是值得。
“妖雲墜虜陣,暈月遶胡營。左賢皆頓顙,單于已係纓。紲馬登玄闕,鉤鯤臨北溟。當知霍驃騎,高第起西京。”歌聲越來越高,越來越激越,漸漸地,衝入雲霄,響徹已經寂靜了數十年的大漠。
注1:此詩為隋代詩人薛道衡所做的出塞曲。
有了這次嚇退狼群的經歷,王洵在隊伍中的威望無形中又提高了幾層。特別是那些民壯,再也不敢拿這個年紀不到二十歲的校尉當做孩子看,望過來的目光中滿是崇拜。到了傍晚紮營的時候,明知道附近不可能有敵人,他要求大夥將馬車首尾相連擺成一座營壘,並且在“營壘”外圍密密麻麻撒了三層對付騎兵的鐵蒺藜,也被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再沒人敢笑他畫蛇添足。
沙漠裡的黑夜很冷。雖然沒有風,寒氣依舊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滲過身上的皮裘,絲襖,慢慢從汗毛孔滲進骨頭裡。因為無法預計還要在這條該死的路上走多久才能看到下一個綠洲,他們不得不盡量少點幾堆篝火,以節約使用本來就為數不多的乾柴。這令這個黑夜愈發顯得漫長。還不到亥時,大部分弟兄已經被凍醒了,縮卷在各自隨身的鋪蓋裡,上下牙齒不停地相撞,“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倒是那些民壯,因為習慣了吃苦的緣故,反而睡得非常香甜。鼾聲此起彼伏,宛若夏日傍晚的悶雷。
耳畔聽著這些伴奏,王洵當然不可能再睡得著。睜大眼睛,百無聊賴地數夜空中的星星。比起長安城裡,此刻頭頂上的星星顯得更大,更近,也更清晰。雖然天空中同時還掛著一輪滿月,卻無法遮蓋住它們的光芒。據說天空中每一顆星斗都對應著地面上的一個人,當本命星變得明亮之時,此人的運氣也會轉好。“只是不知道哪顆是我的?”王洵在心中默默地想,“哪顆是荇芷、雲姨,哪顆又是紫蘿?”
不知不覺中,他開始懷念起長安城來。身在其中時,總是看見它的缺陷,巴不得早一刻離開。而此刻去家千里,記憶中最深刻的,卻又全是它的好處。曲江池畔有座道觀,門前種滿了桃樹,每逢春來,桃花開得像雲一般絢麗。走在樹下,可以看到無數紅男綠女,幾乎全是成雙成對,彼此碰到了相互點頭致意,誰也不會笑話誰。花開的季節,獨自漫步在桃樹下的人才是另類。
二郎?白荇芷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微如耳語,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