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的法律代表團團長非梅先生莫屬。我來看望梅先生,一是表達我對閣下的景仰之情,二是代表中央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向先生贈送寶劍一把!”
他的手向胡勝華微微一招:“請胡先生把寶劍給我。”
寶劍裝在製作精美、一面鑲刻著金色雙龍、一面鑲刻著金色雙鳳的深棕色皮質硬套裡,顯得十分華貴。
顧師孟從胡勝華手裡接過寶劍,緩緩起身,從劍套裡拔出鋥亮的劍來,在空中連劈兩下,刀光劍影,夠威嚴的。他把劍插進劍套,然後說:
“這把劍是兩個小時前,胡先生陪同我在東京一家商店買的。店裡的寶劍有好幾種式樣和規格,我特地選購這把劍套上鑲刻有金龍金鳳的。龍,代表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鳳,表示吉祥如意。”
他正步走向梅汝璈,梅汝璈趕忙肅然起身。
顧師盂深情他說:“祝願梅先生以中國人的深仇大恨和浩然正氣,進行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工作,並祝願工作吉祥如意,使審判取得理想的效果,從而提高祖國的國際聲譽!”他雙手捧著寶劍遞給梅汝璈。
這時,在場的人一齊起身鼓掌,表示同樣的祝願。
梅汝璈向顧師孟深深一鞠躬,雙手過頂接過寶劍,感情真摯他說:“古詩云:‘紅粉送佳人,寶劍贈壯士’。可惜我非壯士,實在受之有愧!”
顧師孟說:“梅先生代表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和千百萬死難同胞,為了和平與正義,含辛茹苦來到這侵略國家的首都,懲罰發動侵略戰爭的元兇禍首,是堂堂正正的名正言順的壯士啊!”
商震插言說:“依愚見,天下之壯烈事,以梅先生身負之重任為最,梅先生不為壯士誰為壯士!”
梅汝璈把劍拔出,又高高舉起來,發誓說:“我既受國人之託,又受顧、商二位先生如此情真意切之勉勵,一定迎難前進,依法行事。為了維護和平與伸張正義,告慰死難同胞,不論付出任何犧牲都將在所不惜,絕不讓戰爭元兇逃脫法網!”
他說罷,把劍插進劍套,垂直握在手中,向顧師孟、商震和在場的其他人各一鞠躬。
商震送走了顧師盂和胡勝華,又與喻哲行回到他的辦公室,與梅汝璈和向哲浚進行交談。
商震高興他說:“梅先生是國內著名的國際法律專家,我和顧先生、喻先生都預料蔣先生會派你來東京的,也預料你這回是不會拒絕蔣先生的派遣的。”
這是商震對梅汝璈的透徹瞭解。四十六歲的梅汝璈,從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大學教授法律課程近二十年。他恥於攀龍附鳳,樂於淡泊明志。蔣介石任命他為立法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時,立法院長居正三次登門勸說才勉強上任。三年前,蔣介石又任命他為司法行政部次長,他卻婉言謝絕。但是,這回任命他為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時,他為了伸張正義,二話沒說,肩負中國人民的重託,欣然受命來到東京。
在人的一生中,有種種快樂事和傷心事,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就有種種不同的體會。按說,其中被提拔重用,應當放在快樂事之列的。可是,梅汝璈則不然,他除了焦慮就是擔憂。他知道,迎接他的並不是歌舞昇平的娛樂和井然有序的機制。臨危受命,就意味著他的行動將受到世人的注目。擺在他面前的,是一條荊棘叢生的路。然而,職責和榮譽,不允許他有絲毫怯懦和動搖。
梅汝璈聽了商震的一席話,感到知音難逢,也很高興:“感謝商先生對我的瞭解。我離開祖國前夕,蔣先生接見我時,雖然一再叮囑不要頂撞美國,不要頂撞麥克阿瑟將軍,但想到有商先生和喻先生為我們撐腰,我欣然來了。今後,一定在兩位將軍的領導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商震說:“在東京,我們生活在非常狹窄的夾縫之中。為了祖國的尊嚴,只好忍辱負重。唯一的辦法是暗鬥,現在還要加上巧鬥和智鬥。麥克阿瑟這個人過於居功自傲,也過於專橫。這一點,向哲浚先生一定深有體會了。”
“簡直是飛揚跋扈!”向哲浚說,“我們肩負的任務的確十分艱鉅,好在有商先生和喻先生掌舵!”他比梅汝璈小兩歲,曾在上海從事律師工作近二十年。
喻哲行說:“向先生同樣是國內著名的法律專家,有梅先生和向先生淵博的專業知識和密切合作,加上二位千金難買的正義感,一定會迎難前進,達到勝利的彼岸。今後,我們多通氣,多商量。”
梅汝璈說:“今後我們一定多請示彙報,說到多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