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他怎麼寫了個狗特務(第2/3 頁)
驗人的品性了。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李野還是準備兩條腿走路,儘快賺夠自己的第一桶金。
如果明年考去京城上學,那總要在京城置辦一個落腳的小窩吧?
雖然李野沒打算用“囤房”來暴利致富,但放在眼前的肥肉,沒理由不沾點兒油水。
【82年的四合院兒,多少錢來著?】
李澤開動腦海中的生物硬碟,尋找到了相對的線索資料。
82年京城的房子已經有合法交易了,一套面積不大,但位置不錯的四合院,一兩千塊就能拿下來。
一兩千塊在這個年代是個啥概念?
李野的爺爺每月工資一百出頭,除了養活一大家子之外,每個月估計能存個三十二十的,
也就是說要是省著點兒,攢個五六七八年估計能買套院子,但前提是這些年之內,別有什麼大的開支,而且京城的四合院也別漲價。
可能嗎?
到站了,該醒醒了。
到了86年,一套就漲到一萬了。
一萬啊!萬元戶會把全部身家拿出來買套破房子嗎?
一般人鐵定捨不得。
但是這個價錢放在李野的眼裡,可能連一部小說的稿費都用不了。
【一定要水文,而且要水的有水平。】
李野打定了主意,要把短篇小說改編的《潛伏》,反向翻譯成一部中篇小說,怎麼著也要整個十幾二十萬字。
不過當李野按照電視劇的情節內容,寫出詳細的細綱之後,就感覺如果寫個十幾二十萬字的話,好像沒有多少水的成分。
電視劇版的《潛伏》,比小說版的《潛伏》增加了太多情節內容,
而且電視劇版的人物刻畫,給李野的印象是立體的,可以讓他清楚的把握住角色人設的描寫方向,寫起來更容易、更精確。
角色人設,是一本小說裡面繞不過去的坎兒,是一本書的靈魂。
李野現在寫《潛伏》,寫到餘則成的時候,腦子裡肯定全是孫宏雷的影子,
也許當時他的表演,未必都是按照小說人物來演的,但毫無疑問的是,他(餘則成)是成功的,李野只需要“扒皮”即可。
但如果反過來說,讓李野從無到有,在一張白紙上刻畫出一個餘則成呢?
那麼李野就要在腦海中不斷的思索,一筆筆的把這個主角人物豐滿起來,如果中途出現意外,還要反覆不斷的修改。
一個是現成扒皮,一個是全新構建,難度何止相差了幾倍那麼簡單?
這也是後世同人類網文更容易上手,但是又不容易突破的原因之一。
比如突然間大火,惹得無數寫手競相扎堆的四合院文,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短影片精準投送的年代,很多讀者都看過電視劇的精彩片段,對秦淮茹那勾人的眼神,和傻柱那又精明、又xx的情節片段多多少少都有印象。
只要是寫四合院文,開篇只需要幾百字,就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其他網文十幾萬字的效果。
【秦淮茹,一個精明的小寡婦,一個撲在傻柱身上的吸血鬼,勾的傻柱魂兒都丟了,心甘情願養著秦淮茹和她的兒子、女兒,以及她的原配婆婆。】
【傻柱是頭婚,六級工資加外快每月能有六十多,自己住三間房……秦淮茹二婚,帶仨孩子,外帶一個婆婆,二級工每月工資二十多,
但是四合院裡的幾位大爺卻極力撮合二人,還勸說傻柱別錯過這個大便宜】
相信讀者看完這段話之後,再結合腦海中的電視劇片段畫面,就清楚的明白了作者描寫的是個什麼茶婊人物。
但如果是沒有這個連續劇呢?
作者想要透過文字,在讀者腦海中一筆一筆的建立起秦淮茹的形象,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筆墨,和更多的心血。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勾勒的秦淮茹,未必就是電視劇中那個“出彩”的秦淮茹,說不定都偏出十八里地了,才懊惱的發覺“這寫的是個什麼玩意兒?”
可如果腦子裡有一個優秀演員,給作者演繹出了一個深入人心,被大眾所認可的角色形象,那作者能不省事兒嗎?
當然了,同人文的難點,就在於不好突破,畢竟人物原型已經擺在那裡了,你要是想要改動,可就千難萬難了。
81年,沒有電視劇《潛伏》,但李野腦海中卻有無數個精彩成功的人物形象,這不就是那又什麼、又又麼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