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法主兄,你看隴西乃是士族門閥之地,亦是我大隋朝根基所在,此並非起事之地。而山東,眼下我大隋朝如日中天之時,已是群豪並起,若是將來革鼎天下,必是以東至西。”
李密讚許言道:“甚是。不過門閥勢力深厚,即便慢上一步,亦不由落後于山東。”
李重九點了點頭,取過兩個碟子,言道:“法主兄所言即是,將來可期,爭奪天下者,必是由山東或是關隴而出。山東乃是寒家子弟,地方豪強,關隴乃是士族門閥以首。”
李密目光閃閃,言道:“那麼李兄,以為哪一邊可以獲勝?”
李重九言道:“實不可預料,但是毋庸置疑,豪強要成就漢高祖般,布衣而終有天下的霸業,就必藉助士族之望,而門閥要奪取天下,則必借重豪強之力量。”
李重九話音一落,李密頓時霍然而起,酒水被他震得滿桌皆溼。
李密對著李重九深深作揖,言道:“李兄,真曠世奇才,一語道破天機。”
李重九聽此不由神秘般的笑了笑,作為掌握歷史大方向所在的穿越者,這一切的知識對於他而言,就是後世出八百塊錢,請人代寫歷史論文的水平。
李重九方才所談的基調,實際上就是歷史上李唐奪取天下的路線。
若是去網上看下資料,隨隨便便都可以掰出一大堆,折服這些歷史名人。李密當下言道:“我願請李兄為幕僚,不為師,持弟子禮,懇請李兄輔佐於我。”
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
聽李密之言,李重九笑道:“法主兄太言重,在下年紀輕輕,不過一點山野村夫之淺見,何來當得讚賞。”
李密搖了搖頭,言道:“李兄過謙了,這若是淺見,天下再無人敢在李兄面前語爾。”
李重九微微一曬,朝窗外看了一眼,言道:“今日良晤,雅興不淺,天色已是不早,也當到了作別的時候。”
李密聽李重九要走,當下站起身言道:“李兄為何匆匆要走,在下還要與足下把臂詳談,請教一番才是。若是閣下有心,我可以引薦一二朝廷重臣於李兄相見。他們聞之李兄高才,必然賞識。”
李重九笑著言道:“多謝法主兄好意,在下閒雲野鶴慣了,無心仕途,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將來你我會有再見一日。”
李重九經歷商場多年,言談之間,自有一股令人不容拒絕的決斷。
李密雖有心想要挽留下李重九,但是終還長嘆一聲,言道:“好一句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李兄大才。”
李密臉上雖是一片十分不捨之意,當亦只能送李重九至門外。
到了白馬寺門外。
李密突然問道:“李兄,我在有一事請教,以你之見,若取天下,東都該當如何?”
李重九指著腳下,言道:“法主兄,東都確實守不如雍,戰不如梁,而若不得東都,則雍、梁無以為重。東都不可為基業之根本,但是若決天下之歸屬,則在於東都。”
李密凝思了一會,決定再勸言道:“李兄,以兄之才具,功名榮華如探囊取之,青雲之路唾手可得,為何屈身為布衣,不將一身抱負施展,而空老於林泉之下?”
“法主兄,人各有志,不能強求。”李重九笑了笑,當下深深一揖後,策馬而去。
李密遙看李重九離去之背影,露出不甚惋惜之色,言道:“士家門閥之中多乃尸位素餐,庸庸碌碌之輩,如此真見識之大丈夫,卻屈身田舍之中,委實可惜。”
當下李密想了一下,對一旁牛車上的車伕,言道:“立即挽車,往楚國公府上一趟。”
“是。”車伕回答言道。
上了牛車之後,李密眼中浮出一絲森然之色,自言自語言道:“若有此等人傑所在,何愁楚國公大事不成,必要強留此人,為楚國公效力。”
再說李重九待離李密視線之後,當下奮力一抽馬鞭,催動坐騎,於官道之上策馬狂奔。
一路之上李重九不肯停歇,直向南行了近四十里路之後,自己的坐騎已是吃不住,口吐白沫,無力再奔。
李重九就棄了馬匹,自己扛著了包裹,獨步棄了官道而走。
當夜李重九沒有投客棧,也沒有去農家中休息,而在官道旁一座棄廟之中歇息。
李重九沒有點火取暖,而裹著厚厚的皮襖子,在廟裡休息。
入夜之後,但聽聞不時有健馬從官道之上飛馳而過。李重九聞此當下點點頭,心道李密果然還心胸狹隘了一些,自己展露才華之後,對方招攬不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