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全郡上二十歲至六十歲男子皆需從役。另外距離汾陽宮就近的,上黨郡,馬邑郡,婁煩郡,亦是二十歲至六十歲男子,必須上陣。”
“倉促之下,其餘各郡的兵馬,路途遙遠,怕是來不及,所以只有我們四郡軍兵,先迎戰突厥!”
李重九看向那說話的年輕男子,對方頗有幾分鋒芒畢露之感覺。
李世民言道:“這位乃是柴嗣昌,聽說天子有難,率領三百曲部前來助力。”
李重九看對方能在此說話,必是柴紹無疑,想到這裡,他看了李芷婉一眼。
“眼下突厥二十萬鐵騎犯境,正需要四方豪傑,為國赴難,賢侄弓馬嫻熟,若是立下大功,將來老夫可保舉你將來青雲直上?”李淵開口言道。
李重九拱手言道:“多謝唐公看重,在下閒雲野鶴,無心替朝廷出力,於仕途無心。”聽李重九之言,李世民,李芷婉皆是露出失望的神色。柴紹卻在此臉色一變,輕哼了一聲,斥道:“臨陣脫逃,懦夫!”“嗣昌不可無禮,”李淵斥道,當下轉對李重九言道,“人各有志,不便相強,既然閣下無心仕途,我李淵有一番厚禮相贈,以謝閣下示警之意。”
李重九將手一止,言道:“唐公,在下無心仕途,但卻也知道突厥二十萬鐵騎一來,這雁門太原兩郡,百姓難免生靈塗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願於陣前效力,並非是為了這腐朽的朝廷,為了昏君,而是為了這雁門,太原郡數十萬百姓平安,盡一份力。”
聽李重九直斥楊廣為昏君,眾人皆是瞭然,此人絕對是無心功名,否則不可能說這樣話。李淵見此對李重九抱拳,誠懇地言道:“多謝賢侄!”
說罷李淵大步而去,李世民見了,亦是朝李重九一抱拳,隨著李淵而去。
李芷婉深深地看了李重九,點了點頭,亦和柴紹一併離開。
李重九出了唐國公府後,但見一路之上,乃是一副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晉陽城全城動員,二十歲以上男子,一律赴軍營,聽從召喚,準備迎擊二十萬突厥鐵騎。
凡目皆是爺孃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攔道哭的景象,故而儘管是赴徵,但是男子們皆充滿勇決之色。
作為邊郡子弟,從祖輩起,世代赴戎機,早已是家常便飯之事。
一旦隋軍被擊敗,突厥鐵騎就可以南下,不僅是楊廣,就是合郡百姓也是難逃性命。這一刻所有人正詮釋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李重九策馬回到李家鏢局之後,當即與李虎,蘇素,孫二孃一併,點了五百名鏢師趟子手,一併前往李淵所在的軍營之中。
既然所有人皆在被官府徵召之列,與此如此,李重九還不如在李淵麾下效命,自己得李淵看重,可以更好把握自己鏢局上下的命運。
李淵于軍營之內大點兵,決定讓李世民,李芷婉,柴紹,李重九四人,率領一千兩百騎兵,乘夜出城,先行向汾陽宮進發。
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
前往雁門郡汾陽宮的路途漫長而遙遠,一路上還需警惕突厥狼騎的襲擊,故而領兵的李世民,李芷婉皆不敢怠慢,謹慎而行。
這時二十萬突厥鐵騎南下的訊息已在太原郡內傳來,沿路所經之村鎮,已是人去樓空,大批大批鄉民百姓被迫放棄,一片青綠的田地,背離家園,遷至附近塢堡中躲避。
而待路經婁煩郡時,這裡更已是風聲鶴唳。
大股大股郡兵鄉兵,民夫輔兵,從阡陌而出,猶如百川匯流一般,蜂擁於官道之上,與李家騎兵並道而行,同赴戎機。
李重九騎乘在馬上,只見身側步卒們肩扛著粗製的長槍陌刀,打著綁腿,光著腳躡足並肩而行。
這些人也不知自己裝備簡陋,若是碰上了兇狠突厥狼騎,恐怕只有被屠殺的份,但仍是以燕趙漢子特有的樸實,堅毅地看向遠方的重山,毫不猶豫地行駛自己的使命。
李重九亦不過是其中一員,突厥犯邊,幷州邊州四郡,戰火齊燃,郡內每一個男丁皆必須上陣迎敵。
就算逃到懷荒鎮,但是自己的父親,還有鏢局的眾兄弟,亦必須上陣,這時李重九絕不能拋下他們。
騎兵迅速穿越了鄉兵,李重九回首望去,只見身後一片煙塵遮天蔽目。
夜間駐於雁門郡與婁煩郡交界之地。
越緊接北方,眾人似乎耳邊已遙遙聽到胡騎啾啾之聲。朔風吹來,刁斗夜響,軍營之中瀰漫著一股肅殺之氣,騎兵們皆是抓緊時間,捧起鐵馬盂吃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