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部分(第3/4 頁)
“不可能吧!”張鎮周懷疑道。“趙軍在長江下游操練水軍兩年,戰艦打造無數,若是他們不西進荊襄。這些戰艦不久白造了嗎?”
李靖搖了搖頭,看著江面道:“你記得嗎?當年鍾會在下游大舉造船裝作伐吳之勢。令吳國不敢援蜀自保,而鍾會卻從旱路伐蜀。此乃是古人故智,李重九熟讀兵書,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張鎮周聽李靖這麼說,頓時滿頭是汗道:“聽總管這麼說,確有幾分可能。若是如此長安危矣。”
李靖正色道:“沒錯,如果此事發生,後果不堪設想,我要立即上書一封給陛下,稟告此事,讓他早作防備。”
長安城內。
行人行色匆匆,百姓日即閉戶,那些商市大多閉門歇業,幾處開著也是毫無人氣。但同在一條街上,米店,典當鋪卻是異常繁華,門口人頭攢動,透著幾分亂世的景象。
在長安府門前,數百名百姓聚集著,縣令剛剛貼出告示,說今年民債延期三個月了。
聽到訊息,百姓們都是拿起石頭一併朝告示牌砸去。砸完了告示牌,百姓們開始對縣衙門前的石獅子投擲石頭,原來那些在城內耀武揚威的衙役出門來喝止,但是卻被百姓們一陣亂石給打了回去。
直到官兵來,抓拿了幾十個百姓,這縣衙門前才安靜下來。長安表面平靜,但是內裡卻是暗流湧動,若非街面上的兵卒維持著秩序,長安城早就是亂了。
在城北的無極宮內,氣氛凝重。自從登基以來,李世民竟是第一次宣佈暫緩早朝,讓諸位大臣稍帶。上朝的眾臣們從朝堂上退到廊下,都是議論紛紛。
“陛下,這一次停朝,看來是因為趙軍大舉調動之事啊!”
“你也聽說了。”
“趙軍真的打了嗎?”
“我看**不離十,李重九當年滅突厥後,本可以一鼓作氣乘勢攻唐,但是他卻足足忍耐了一年,厲兵秣馬之後,這一次恐怕是雷霆一擊啊!”
“十年教養,十年生聚,三千越甲可吞吳。李重九等待這一日恐怕是很久了,其用兵謀定而後動,恐怕這一次我們不容易抵擋啊。”
這時候大殿突然開啟,但見一名大臣昂然而出,眾人看出正是皇帝的親信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走到眾大臣面前道:“諸位臣工,諸位臣工,在這裡我要向諸位通告一個好訊息,就在昨夜,我陛下與吐蕃國的使節達成了協議。吐蕃國已是與我大唐結成同盟,若是趙國敢率軍入侵河西,那麼吐蕃國將以大唐盟友的身份,出兵河西,與我們一併迎戰趙國。”
聽到這裡訊息,廊下的眾臣們靜默了一會,這時候房玄齡站起身來,激動地道:“陛下英明!陛下萬歲!”
跟著房玄齡,在場屬於秦王黨的大臣們也是一併振臂歡呼。
長孫無忌得意地道:“我大唐乃是正統所在,趙國番邦之國,也敢妄想竊取神器,簡直是做夢!諸位切莫被趙人的聲勢嚇倒,最後的勝利一定是在我們一邊。”
慶州府。
府門大門陡然被一人衝開,一人大著嗓門喊道:“都督,都督,大事不好拉!”
此人跪在滴水簷下,而堂內一名穿著大唐武將服色的男子,正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養神,此人正是李唐慶州都督,隱太子李建成的親信段德操。
段德操緩緩地睜開眼睛,語帶疲憊地道:“眼下有什麼事會好的,一切都慢慢說吧。我個子高,天塌下我先頂著!”
“是,是,”這人聽了段德操寬慰,吸了口氣慢慢地道,“趙軍給我們下最後通牒了,他要我們立即歸降,否則大軍一到,慶州城片瓦不留。”
段德操道:“他們的口氣沒有轉圜餘地?”
“是的,是梁師都親自和我說,這狗賊眼下投了趙國以後,翅膀就硬了。以往梁師算什麼東西,我都不屑於瞧他,但是橫山那邊,可是趙國大軍雲集啊,我去了一趟,看了他們的軍容,這人馬簡直多得數不過來。我看趙國這一次真的是要動真格了。都督,反正太子也不在了,李世民那混蛋不是人,我們何不降了趙軍,一併殺入長安,再殺了李世民,替太子報仇!”
段德操聽了站起身來,他搖了搖頭說話雖慢,但是卻是堅定地道:“不,我不是廬江王李瑗,我雖是不效忠於那狗賊李世民,但是我段德操是大唐的臣子,是當年太子殿下一手將我提拔上來的,否則我段德操今日還是一個馬伕罷了。”
“所以我既不降李世民,也不降趙,我是大唐的臣子,是大唐的慶州都督,我要為太子守住這慶州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