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頁)
封信關係到一員朝廷命官,以及我王家一家性命,懂嗎?”
“是,老爺,小人在信在,小人亡信亡。”這名家僕點了點頭。
王威搖了搖頭,言道:“若是事有不利,你就算是死了也不可令這封信落在他們手上。”
“小人明白了。”
“去吧。”王威長長嘆了口氣。
待家僕去後,王威一直心驚肉跳,坐在椅上坐立不安。
“再喝!再喝!”一員身穿鎧甲的武將喝得是鼎鼎大醉在太原留守府前被人拖上馬車。
一上了馬車,這位武牙郎將高君雅,既是坐直了身子,用手指往喉嚨摳了一回,將食物酒水通通都吐在了車內。酒氣一去,高君雅雙目如刀,看著身後遠去的太原留守府,露出一絲冷笑。車軲轆碾在石道上,晉陽城的夜晚十分寧靜,儘管周邊有幾十名親衛護衛著,但剛才從留守府赴宴完畢的高君雅,卻感覺剛脫了虎穴一般,每一次踏入這留守府,彷彿都是一趟鴻門宴般。
指節輕敲在馬車底部,高君雅置滿車的臭氣於不顧,想著自己的心思,自虎賁郎將潘長文戰死於王須拔手中後,這太原郡的軍權一下就旁落了。作為邊郡要地,太原郡是有十八個鷹揚府,原先一直是由潘長文掌管的。眼下潘長文一死,本該軍權為作為副手的武牙郎將高君雅所執,但據他所知十八個鷹揚郎將,已有三分之二都秘密投靠了李淵。
不僅如此,當初李淵平柴保昌,母端兒時,降其眾,檢其精銳萬餘為軍,而這一次他又命李世民,劉文靜,劉弘基,以防備突厥,討伐李重九,劉武周為名義,募軍上萬,再加上秘密效忠於他的十幾位鷹揚郎將,李淵現在直接掌控著超過三萬的大軍。而高君雅手上不過才幾千人馬,若是李淵造反只需一夜之間,整個太原郡就都是姓李的人。
現在郡丞王威已多次密信江都,言李淵悄悄招兵買馬之事,而馬邑郡丞李靖更是自鎖上變,以自己的官身,來告李淵謀反。但是遠在江都的隋煬帝卻依舊至若寡聞般,對太原郡的事不聞不問。高君雅,王威對此密議多次,都卻拿李淵一點辦法也沒有,二人每次只能相對無言以對,默默垂淚。
“陛下啊,陛下啊,李淵辜負聖恩,意圖謀反,你知道了嗎?你知道了嗎?”(未完待續。)
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
晉陽城城南校場。
新募的上萬士卒殺聲震天,這些士卒都是馬邑,婁煩郡為劉武周破後,從北郡南逃的百姓。這些百姓素在邊郡生活,民風彪悍,不少人當初都從徵過突厥,所以稍微訓練一下即可成為一支精兵。
李淵看完操練,滿意地點了點頭,從將臺之上而下對身後的李世民,言道:“你練得一手好兵,我甚欣慰之。”
李世民笑著言道:“孩兒不敢擅專,莫非肇仁,弘基之助,孩兒焉能成功。”
李淵揚著馬鞭敲了敲李世民的肩甲,言道:“擅練兵,不等於擅臨陣,我觀你士卒操練步伐,而疏遠戰陣,這是為何啊?戰陣才是臨敵之要。”
李世民肅然言道:“孩兒謹記。”
李淵問道:“那我考你武侯八陳,你通曉嗎?”
李世民聞言言道:“孩兒不知。”
李淵言道:“黃帝兵法,共有四奇四正八陣。大將居中,八陣列於八方,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為名。武侯取此而作八陣,明白嗎?”
李世民言道:“當初馬隆伐涼州,作偏箱車,始作八陣,之後蜀漢武侯不過承襲罷了,實際說來八陣也沒什麼玄妙的。”
李淵聽了言道:“小孩子莫放大言,諸葛武侯也是你敢嘲笑的?”
李世民正色言道:“大人在上,所謂八陣所依的,乃是當初井田之法。一田以四道分為九,八家環繞各取一田。而中間則為公田。如八陣也是如此,大將居中。而外分八陣,以方陣迎敵。取得也是一個井字,後人玄而玄之,以八卦之名作八陣牽強附會,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玄妙的地方。”
李淵聽了搖了搖頭,言道:“小兒輩大放闋詞,那我問你你臨敵,不以八陣而以什麼?”
李世民言道:“孩兒以奇正制敵。”
李淵聽了言道:“仔細說來,若不行今後出兵,我都不會以你為大將。”
李世民聽了侃侃言道:“用兵當先正後奇。先仁義而後詭詐,古語有云,正兵受命於君,而奇兵受命於將。父親以堂堂正正佈陣迎敵,孩兒則以奇權變,這就是兵法上以正合,以奇勝。”
李淵聽了緩緩點頭,讚許地言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