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好名聲(第1/2 頁)
人事科科長和食堂姚主任很快趕到,楊廠長也不廢話,直接說了張彪發現的問題,同時張彪的解決辦法也說了一遍。
人事科長馬上開始行動,他能當上人事科長,看人的眼光應該有一些,對各民族的習俗肯定也有了解,就算他不瞭解,那也可以去打聽,去問。
哪個工人是少數民族他知道,按照名單去問吃不吃豬肉就行了。
姚主任這邊也沒什麼問題,廚子做飯天經地義,只是不用豬肉而已,不是什麼大事,而且專門給少數民族的工人開一個視窗更不是問題,只要廠裡同意,他無條件配合。
統計的速度很快,頭天張彪提出建議,第二天人事科的統計表就出來了,整個軋鋼廠少數民族不到一千人,不吃豬肉的只有兩百出頭,還有三百多人是吃不慣豬肉,但沒得選的情況也也能吃。
人事科和食堂聯合行動,挨個兒問了一遍,人事科主要問的是是否吃豬肉,食堂問的是他們日常飯菜的做法以及用的都是什麼食材。
食堂廚藝最好的就是何雨柱,根據工人口述瞭解怎麼做適合他們吃的飯菜也只有他最合適。
不吃豬肉的工人主要是西北地區來的回族和維吾爾族,何雨柱根據他們口述的飯菜最終決定以羊肉為主,牛肉的話只能看採購科實力採購回來的數量再說。
並且根據他們的習俗要在食堂留一個專門的灶臺和配套的鍋鏟廚具,以方便照顧他們的飲食習慣。
年代特色如此,沒困難人人爭先,有困難的時候儘量自己克服困難。
以前工作量不重,物資匱乏,炒土豆很少放豬肉,炒白菜更不用說,少數民族的工人也都能克服。
現在工作量增加了不少,肉食充足,但這個充足的肉食幾乎都是豬肉,雞鴨魚不多,一但來晚了就吃不到了。
天天一頓豬肉,其他工人看到雞鴨魚蛋的時候也想換換口味。所以少數民族的工人來晚了就只能吃炒白菜了。
前後用了不到一個星期,這件事就定下來了。
中心食堂留一個專門的灶臺,配備專用鍋鏟廚具,因為不吃豬肉的工人只有兩百出頭,所以調了一個二廚,每天做三百人的飯菜,保證少數民族的工人油水。
何雨柱作為副主任和廚藝最好的廚子,需要抽時間詢問少數民族工人飯菜的口感和改良建議,同時指導廚師廚藝。
二廚也沒想到,本來知道被抽調過來做少數民族飯菜有點不樂意,畢竟不吃豬肉的工人不多,也沒機會向主廚偷師,沒想到峰迴路轉,居然是何雨柱親自指導。
打飯的視窗也是專門開的,視窗上面還掛著牌子,特色視窗。
其他食堂如果有雞鴨魚肉的時候,這個專用視窗可以適當減少飯菜量。
張彪馬上拉回來一頭牛,五隻羊,除了給領導們做招待餐,剩下的都給特色視窗。
一切準備就緒後,廣播站開始播報這件事,事情是張彪發現的,解決辦法也是他提出來的,雖然具體執行是人事科和食堂,但這個功勞可不能不提。
廣播站播報以後,所有少數民族工人發自內心的感謝張彪,同時也感謝食堂和廠裡的照顧。
至於人事科,不提也罷,本來就是他們工作失誤,少數民族工人雖然不多,但也該考慮民族習俗和飲食習慣,但張彪之前誰都沒提過。
何雨柱對少數民族的飯菜也不懂,不過他對做飯這件事確實有天賦,根據工人口述,做出來的已經讓他們很滿意了。
不過何雨柱也知道,之所以滿意,主要原因是因為工人們能在軋鋼廠食堂吃到符合自己民族習俗的飯菜。
至於廚藝,其實也就那樣。
不過何雨柱是副主任,在沒有招待餐的時候可以提前下班,自從結婚以後,他已經很少提前下班了。
特色視窗開通以後,提前下班這件事又出現在他身上。
這次提前下班不是因為私事兒,而是因為少數民族飯菜的製作流程。
何雨柱在京城廚師圈子裡也算小有名氣,託關係找朋友,到處打聽有沒有回族和維吾爾族的廚師。
不需要什麼高深飯菜的做法,只要家常菜就行,折騰了好幾天,還真打聽到一位,聽到何雨柱是為了廠裡少數民族工友伙食問題才來拜訪,當即答應教他怎麼做。
學了兩天後,何雨柱也知道這位廚師沒有穩定工作,收入來源就是燒大席,專門給不吃豬肉的人燒大席。
何雨柱回廠裡馬上跟老姚彙報,把這個廚師弄進軋鋼廠,老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