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時間都被早自習、晚自習以及各種名目的補習填充得滿滿當當。所以,課外閱讀幾乎都是在晚上十一點熄燈以後打著手電筒在被窩兒裡進行的……為此,還沒升入高中,我永遠地成為博士倫的消費者。
雖然自打升入中學以後,老師和家長灌輸給我們的唯一光明前程就是專心學習以便日後考進一所名牌大學。但是,對於那個年齡的我們來說,那些書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即使功課再緊張,一旦弄到一本那樣的書,我們也會不顧一切、如飢似渴地傳閱。那些夜裡,我常常被書中的那些情節弄得要麼淚流滿面,要麼熱血沸騰,而每每讀到興致盎然處,時常會情不自禁地掩卷深思,至於深思的結果,就是往自己身上聯想,幻想自己就是那些書裡的女主角……父母給了我一個不錯的坯子,我的外形基本上符合那些女主角的條件,唯一的遺憾是我那時只是箇中學生,不能像她們那樣留一頭披肩長髮——這成了我幻想的障礙。於是,我開始更加急切地盼望長大。
而席慕容則將這一障礙帶來的渴望愈演愈濃。
那時候,她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我幾乎讀遍了那個時期可以找到的她所有的書,而且作了精心摘抄和批註,她的某些觀點甚至一直影響我至今。
她在一本書裡說,她非常羨慕那些擁有一頭烏亮長髮的女人。看著她們將那樣的頭髮隨意地披散在肩頭、腰際,總覺得有說不出的美麗。而每每走在街上,看到這樣的情景,她都忍不住要回過頭去……
那是80年代中期,大街上還很少能看到留披肩發的女子,何況我又住校,那樣的情景對我來說只能想象。於是,我開始做那樣的夢,而夢中的情景,則千篇一律地總是席慕容在那篇文章的結尾自畫的一幅插圖,只不過它是活動的。
席慕容是學畫出身的,因為專業的原因,再加上她自己總是沒有耐心等到頭髮長長,因而成為她的一個遺憾。所以,她畫中的女人幾乎全都擁有一頭格外美麗的長髮……那幅插圖就畫了那樣一個女人,雖然只是個側臉,看不清面容,卻因為那頭長髮,擁有了難以言傳的滋味。
那一年我大概只有十四五歲吧,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把那幅畫臨摹在日記本兒的第一頁。雖然畫得一塌糊塗,但每次看到它的時候,都覺得美不勝收。而且,我開始了夢想的預備工作——那就是尋找各種理由保護我那“清湯掛麵”的短髮,使之不再受到剪刀的侵擾。
高中快畢業時,我的頭髮已經過肩了。高考前最緊張的一段日子,為了節省時間,爸媽一再勸我把頭髮剪了,可我始終置之不理。雖然我不得不按照學校的規定把頭髮束成一個“馬尾巴”或是編成辮子,但是每個早晨,我還是可以在鏡子裡暫時想象一下,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將它們“徹底解放”的樣子……何況,那個日子已經不遠了,我又怎麼捨得“前功盡棄”呢? 。。
第一樂章 112路的藍鳥,帶我們飛往幸福之陸(2)
那個日子到來於1988年7月9日,也就是高考結束的那一天。最後一門考的是什麼我已經記不清了,我只是清楚記得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多麼激動(當然是因為自我感覺考得還不錯)……別人都在忙著核對答案,我卻迫不及待衝出了教室——那一刻,我是真的有點兒搞不懂我那些同學的心態:既然考試已經結束,一切就已成定局,又何必再在那些板上釘釘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精力?要知道,這可是高考的最後一門結束的時刻,它對於我們的意義可是非同尋常的——對於苦讀了12年寒窗終於迎來這自由曙光的我們來說,這難道不是應該把所有能扔的東西都扔到天上、盡情歡慶的時刻嗎?
那本該是個夏季裡分外炎熱的下午,因為剛剛下過一陣暴雨,那一刻的空氣顯得涼爽而溼潤,那在考試過程中原本厚厚重重的壓在半空中讓人透不過氣來的雲層,似乎都被隨後那陣突然襲來的風雨吹走了、淋透了,天空透露出湛藍的底蘊,而破雲而出的陽光則在那令人豁然開朗的藍色底蘊上折射出一種奇麗的色彩……
我懷著一種難以訴諸言語的心情,解開原來規規矩矩綁在“馬尾巴”上的皮筋兒,任我那“蓄謀已久”的長髮“揚眉吐氣”地披散開來——沒有人能完全理解我那一刻的心情。就是當時的我自己,也不能完全瞭解那個雨後的下午,那個站在一排教室前面的17歲的我那一刻的心情。多年後,我猜想那大概預示著音樂序曲部分的結束,正式篇章的開始吧!反正,那一刻,我的心情是那個年齡的我所承受不住的,以至於我必須採取一些與之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