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老驥伏櫪(第1/1 頁)
“爹,你應該早點抄近路!” “我是為你好,這路對你而言太難走了一些!” “我情願走這種路,免得一直提心吊膽!” 藉助繩索之物攀巖登山下山,又穿梭了數條密林小道,只是短短的一天,張學舟就已經看到了遠處的燈火。 這是張學舟少見的景象。 在張家莊中,一旦接近入夜就是睡覺,特殊狩獵活動時節則燃上一堆篝火做祭祀活動,哪曾有這種燈火高高懸掛的景象。 “這就是蓉城?”張學舟問道。 隨著不斷靠近,張學舟看到了燈火下的城樓。 蓉城的城牆有二十餘米高,但張重提及蓉城的城牆不算雄厚,遠在邊關的城牆至少都有五十米以上,那才是一座座雄關。 城樓上,數十人的紅甲將士不斷保持著極為警惕的巡邏,又有城樓下的軍士不斷髮聲催促。 此時黃昏將近入夜,但還在入城的規則之內。 城樓頂懸掛的燈火不乏催促和告誡之意,一旦高懸的燈籠取下便意味著城門必須關攏,非特殊情況不予放行。 張學舟等人趕到蓉城的時間很晚,但勉強還能趕上最後的入城時間。 城門口的進出極為頻繁,大約都喜歡卡點,諸多售賣農貨的商販時不時湧出。 “這就是蓉城”張重點頭道:“這城裡的房價極高,生活諸多都只能花錢買,若沒有源源不斷的活水錢財,我們很難在城裡生活下去。” 張重指了指眾多小販。 這些不斷趕路的小販就是無法在城裡生活的群體。 不僅僅因為城市的房價,更是因為在城市生活需要源源不斷的付出。 蓉城中不可能出現可以狩獵的山豬,也沒有良田耕種,諸多的一切都是透過各大糧商不斷收購和售賣支撐。 想在城市中生活,除了一幢房子,需要的還有很多很多…… 這是張重難於適應和生存的地方,再次見到熟悉的城市,他心中不免也有些沉悶,回應張學舟問題時不由自主提及了城市中生活的相關。 “掙錢真是太難了!” 張學舟心有慼慼點點頭。 別說張重遭遇這種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事情,張學舟也是如此,張衛盟、宋鳳英、張曼倩等人齊齊都沒例外,齊齊在金錢上栽了跟頭。 不論修煉天資有多好,又或擅長什麼武藝、畫畫等才能,但凡不具備將才能轉化成錢財的能力,該沒錢的時候還是沒錢。 在這一點上,現實和夢中世界沒有任何區別。 張學舟不得不感慨自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藉著張重的口,他心中日日唸叨叨的內容被張重齊齊說了出來。 看著張重一臉的頹喪,全然沒有在九尺道觀掌控謅不歸的神采,張學舟不免有些噓唏。 “九尺道長說體香丹很值錢,要不我們賣一枚換些錢財?”張學舟低聲建議道。 他逆著人群湧動的方向入城,又不斷撥開碰撞在身上的各種籮筐之物。 思索著相關,張學舟不免也開動腦筋尋思著掙錢的方法。 蓉城生活的代價高,即便是投靠親嬸嬸,他也沒法在人家那兒吃白飯,需要付出才能將日子安穩過下去。 冒然的插入必然擾亂對方生活,小住尚可,長住必然引發矛盾。 而張學舟還需要考慮找個授學的地方惡補一番相關學識,填充張家莊學習的不足之處。 諸多的一切少不了資金來源。 而張重和有容氏在安頓好張學舟之後,大機率會離去,或尋求入境的丹藥,或追查張家莊眾人的下落,難於與他長期相助,更不可能提供資金的來源。 張學舟一時不免覺得夢中的世界涉了現實生活的後塵,他甚至欠缺了遠端支付補充生活費用的可能。 “賣給誰?來源如何說明?藥性如何保證?” 張重隨口問了幾個問題,張學舟才發覺即便有金山在手,也要有售出金山的能耐。 實力和地位不匹配,一切都無從下手。 即便他們擁有難得一見的丹藥也無法售賣出去,當鋪也不會收這種來源不明的丹藥。 “你嬸嬸家殷實,養你一兩年應該不成問題”有容氏強笑道:“等我們回來再接你走便是!” “我們會快去快回”張重點點頭道:“或許用不了多久,十天半月就可能摸到相關線索!” “你在蓉城莫要闖禍就是”有容氏叮囑道。 “我安分著呢!” 張學舟拍胸脯保證。 他的話還是很有信譽,畢竟張學舟十幾年來的作息極為規律,少有做什麼闖禍之事,也沒法在容易生事的時間段外出,想惹事都惹不起來。 有容氏聽到保證連連點頭。 張學舟除了弱雞了一些,其他方面沒毛病。 而在這段時間,張學舟的弱處也被充分補充。 張學舟此時身體強壯,與諸多獵戶之子沒區別,氣力也大機率勝出城中諸多身嬌體貴的年輕人。 甚至於張學舟還屬於入境的修士。 雖然張學舟入境做不得什麼用,但有了這麼一個頭銜,張學舟堪稱少年中罕有的天才。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