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季,不易掌握適於聯合作戰的氣象條件。出於不失時機地抓住有利天氣發起登陸作戰,達到遠距離奔襲,迷惑敵人,儘量避免登陸部隊到達攻擊出發陣地後滯留過久暴露作戰意圖等諸方面考慮,“前指”作出一系列戰場準備:
選擇石浦港為待機地域(起渡場)——
1955年1月16日21時,5個登陸大隊以演習換防為名,分乘第五艦隊的“山”字號、“河”字號等5艘登陸艦,從穿上港啟航於17日拂曉到達石浦港。
確定以頭門山、田岙、蔣兒岙3島為進攻出發地——
此錨地可容納5個大隊所有登陸器材。3島距離一江山航程僅4至6海里,可乘小型登陸艇直取不必換乘。同時3島不易受敵火炮威脅,島上社情單純,易於保密。17日黃昏,登陸部隊從待機地按預定戰鬥編組換乘登陸艇,沿海岸隱蔽駛入頭門山3島海域,進入攻擊出發陣地。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江山島之戰(10)
選定頭門山為前沿指揮所,構築了炮兵發射陣地——
第六十師所屬工程兵修建了各種掩蔽部、掩蔽所438個,炮兵發射陣地5處,魚雷快艇臨時基地兩處,並修急造公路3.2公里,交通壕380米,滿足了作戰需要。1月16日16時,登陸指揮所在頭門山開設完畢。
加強戰役氣象保障——
在空軍作戰室旁設立“華東空前指氣象室”,海軍作戰室配有專門氣象值勤人員,及時傳遞各種氣象預報。上海氣象臺,華東防空司令部氣象臺,及時提供海上中期天氣預報。海軍航空兵、空軍基地氣象臺、海軍各類觀察站、哨所也都投入夜以繼日地忙碌。
海軍在戰區穿山經石浦到頭門山島增加10多處航標。空軍在南田、高島、頭門山等地增設雷達站和導航臺。華東海、空軍對大陳、一江山等島守敵發起登陸作戰前的預先打擊。
與登陸部隊行動同時,海軍參戰各艦艇單位分別在定海、檀頭山、白巖山、高島集結待命。空軍轟炸機、殲擊機、強擊機分別在筧橋、寧波、大場、嘉興等機場待命。由於戰役準備時間長、涉及面廣、規模大,隨時有暴露作戰意圖的可能,各參戰部隊採取了一系列防禦措施。如,聲東擊西,迷惑敵人。戰役正式發起前以航空兵和炮兵對上、下大陳島、一江山島進行無規律轟炸和炮擊,組織步兵對披山島實施佯動麻痺敵人使其無法判斷真正意圖。利用夜間轉至進攻出發陣地,保證防奸保密。戰前嚴格控制部隊使用無線電通訊,電臺“靜默”防止敵人竊聽。
1955年元旦過後,準備解放一江山島節奏加快。
1月13日,“前指”向總參謀部、華東軍區報告:“進攻一江山的各項準備工作已接近完成,徵集船隻大部到齊,櫟社機場擴建工程已告竣工,戰勤物資均已齊備,登陸部隊的組織整頓、編隊航行和步兵的登陸突破、縱深戰鬥及海、空、炮間的協同動作,經連日多次演習均有顯著進步,部隊政治情緒的波動已清除,鬥志昂揚。戰前準備工作雖尚有某些個別缺點,但已達到能夠實施登陸作戰的程度。”
是日,“前指”向參戰陸海空三軍下達預先號令,決心以三軍絕對優勢兵力、兵器堅決攻佔一江山島,全殲守敵,鞏固對該島防禦,為解放大陳島創造有利條件。
1月16日上午,張愛萍聽取了“前指”司令部關於敵情、氣象情況的彙報,決定於1月18日發起對一江山島的登陸作戰,並親自向團、大隊以上幹部作了傳達動員,說明三軍首次聯合作戰之重要意義,要求參戰部隊只能打好,不能打壞。會後,部隊投入緊張準備。
同日中午,張愛萍向總參謀部、華東軍區報告:“依據我們作戰準備,可於17日完成,今天氣象測量:17、18、19等日的雲量、風浪、潮汐等天氣適宜海、空作戰(18日最好,19日後可能開始變壞),故我們對一江山的登陸作戰內定於18日實施,登陸部隊於17日拂曉前進到石浦待機,18日拂曉前到達頭門山、高島進攻出發基地,我們於17日晨自現地出發,當日晚間到達頭門山‘前指’,海‘前指’馬(馬冠三副司令)已提前到達頭門山。”
按照張愛萍的決心,登陸部隊3000餘人於16日黃昏乘第四大隊5艘“河”字號登陸艦由穿山半島向石浦港進發。100餘艘參戰艦艇分別從定海、石浦等錨地向作戰出發地域開進,於頭門山島以北海域隱蔽集結。三軍同時進行一系列臨戰前組織準備。
17日6時,張愛萍和王德參謀長乘車由寧波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