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他問:“喂,哪裡?”
那邊響起了鄒德琳的說話聲:“劉主任,我是德琳哪。”
“啊,我知道吶。有嗎事?”
鄒德琳說:“大領導,你是不是交了新朋友,忘了老朋友。這麼久都不來看望我,指導工作,把我這個廠丟了是嗎?我可是你的納稅大戶啊!”他數嘮著。
“哪裡,哪裡!你辦事我放心。這一向忙,剛剛才送走縣上的領導。有什麼好事?”劉光漢解釋著問。
“我搞到一條眯眼刺,十多斤,五十塊錢斤呢。還有幾條麥花魚。中午請你開開葷,罰你幾杯酒。就來!”鄒德琳戲虐地說。
劉光漢說:“好,恭敬不如從命,甘願受罰。”
鄒德琳笑著說:“好,大主任爽快!我車子來接你。”不一會兒,鄒德琳自駕一輛兩千型豪華型桑塔納轎車停在鎮企業辦門口。劉光漢上了車後,他們打了招呼。鄒德琳遞給劉光漢一包精裝芙蓉王煙。車子一溜煙開出了企業辦大院,到了辰露罐頭廠大門口,劉光漢見車子沒停,疑惑地問:“鄒總,你不是說到廠裡嗎,怎麼不進去?到哪裡去啊?”鄒德琳說:“你別管。到個好地方去。包你滿意。”
車子飛快地開出辰露公司大院的門前,在丘陵起伏的公路上穿行。公路兩邊是饅頭似的山坡。此時,正是仲春時節,山坡上的梯田和磴地裡,麥子正脹胎抽穗,豌豆和蠶豆正鬧盈盈地開著粉蝶似的淡紅色和紫藍色的花兒。車子穿過紅宇廠,來到辰河上游的湄河鎮。
湄河鎮是個行政鎮,它坐落在辰河的中上游。全鎮有一萬多人口。光集鎮的街道上,就有有四五百戶人家,約四五千人。在舊社會,因水陸交通便捷,這裡十分繁華,被稱為小南京。它是通向西南鎖鑰的黃金水道。湄河鎮依山傍水風景優美。鎮中一條小湄河從萬山從中鑽出來,注入辰河。在湄河的出口上,建有一道半圓形的石拱橋。這裡因湄河的匯入,形成了一帶大河灣。河灣的岸上是遍佈的青蓊的柳樹林子。林子的上方是集鎮。集鎮臨河的一面是一排排古香古色的吊腳樓。沿街店鋪林立,其中光飲食業,大小店鋪就有一二十家。在飲食業中,湄河酒家是經營魚宴最著名的一家。大凡上下過往的船隻,都在這裡歇腳就餐,吃魚宴。
車子進了湄河鎮,停在湄河酒家旁的停車坪裡,劉光漢和鄒德琳剛下車,迎面走來一位年輕漂亮的女郎。她高個兒,身材苗條,披著一頭捲曲蓬鬆的波浪式栗色頭髮,粉白的鴨蛋臉,隆鼻朱唇,一雙丹鳳眼,閃著迷人的波光。
劉光漢一見,心裡不禁暗暗驚歎:這個深隱在窮山河沿的小鎮還有這樣漂亮的女子,真是小小茅屋出鳳凰!鄒德琳見狀,忙介紹說:“這是我公司的鄔秘書,大學生。”
鄔秘書一邊大方地微笑著說:“我叫鄔豔,剛來這裡實習,還有幾個月就畢業了。現在是寄人籬下,幫鄒總打工。請多關照。今天能和劉大當家人見面,真是三生有幸!我一來就久仰你劉主任的大名,只是未見其人;今日相見真是名不虛傳。”他一邊伸出白嫩的手和劉光漢握了握手。
劉光漢痴痴地瞧著秀色可餐的鄔豔,說:“那裡是什麼大當家人?一個小小的鄉鎮哪能和你們大企業相比喲。你們財大勢大,才是真正的大老闆。鄔小姐才貌超群,你不是蝦子過渡太謙虛了。辰露果飲公司有你這樣的人才,真是如魚得水。今天能與鄔小姐相見真是幸會,幸會!”劉光漢轉過臉對鄒德琳說,“鄒總啊,你辰露公司真是藏龍臥鳳之地。要人有人,要財有財,人財俱全哪!”
鄒德琳興致勃勃地說:“你們不是幸會 ,而是有緣!鄒小姐是江南人,遠隔千里。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嘛。’”鄒德琳的一番話說的鄔豔的臉上騰地飛上一片紅雲。
他們邊說邊走進湄河酒家二樓臨河的一間包廂裡,幾人走到臨河視窗憑欄眺望,腳下是漃清寬闊的辰河,悠悠流淌的河水在春陽下閃著粼粼波光。陽光透過緑柳的枝葉,照進房間,如同掛上了綠色透明的薄紗窗簾,給室內蒙上了一層清幽的光輝。對岸是一溜村莊。村莊後面,是連綿不絕的青藍色的隱隱群山。鄔豔不禁脫口吟詠道:“窗含北嶺千秋畫,樓傍辰河萬古琴。這裡真是仙境呀!”
劉光漢附庸讚歎說:“鄔小姐詩作得真好,這裡是飲酒作詩的好地方。”
鄒德琳來興說:“那我們今天就喝過痛快,一醉方休!”
劉光漢說:“好,捨命陪君子。”服務小姐上了茶水。他們圍桌相坐。鄒德琳問鄔豔飯菜熟了嗎?鄔豔說;還要會兒。鄒德琳說:“劉主任,我們公司的那塊土地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