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頁)
聯軍,情急之下開啟倉庫將一袋一袋糧食搬到街上築壘工事。一些裝有黃豆的麻袋使陳明仁得以步步為營。據說戰後這些糧食再也沒有入庫,而是被私分了。陳誠為何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呢?
原來,陳誠嫌參謀總長的職務沒有實惠,加上他在關內指揮作戰屢戰屢敗,想到東北出出風頭,同時可以撈點實惠。他認為杜聿明、陳明仁是他做“東北王”的障礙,因此,設計將他們“請”出了東北。
7月8日,杜聿明在民主聯軍夏季攻勢的打擊下,病情加重了,以重病之軀是無法應付東北日益混亂的局面的,加上國內輿論的壓力,杜聿明決定離開東北,到美國治病。
杜聿明到上海後不久,恰逢母親的生日。他沒料到宋美齡親赴上海祝壽,感動之餘,接受了宋美齡的挽留,取消了出國的計劃。以待康復之日,為蔣介石再度效命疆場。
8月3日,陳誠正式接替熊式輝的職務,並撤銷了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獨攬東北黨政軍大權。陳誠來到東北,使國民黨軍的內部矛盾大大加深了。
第71軍的將領全是陳明仁一手培植起來的。陳明仁一走,這些將領紛紛給老首長寫信,向陳明仁表示,決不與陳誠合作,白為陳誠賣命的人不會有好下場。
陳誠還先後撤換了遼寧省主席徐箴、第52軍軍長梁愷和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劉玉章,以及各保安支隊司令,改由自己的心腹接任。
趙家驤勸道:“總長將保安支隊司令全部撤換,他們會率部叛變投奔共產黨的。”
陳誠口氣強硬地說:“誰要投,就讓他去投。他今天投,我現在就繳他的槍!”
陳誠大肆擴充軍隊,準備露一手給蔣介石看一看。不到1個月,他將東北的部隊擴充到14個軍,4個兵團,共54萬人。陳誠準備打仗了,他認為杜聿明最大的錯誤是沒有掃清沈錦線以西的共軍。
因此,陳誠的第一仗就選在沈錦線以西地區。
9月9日,陳誠命新由蘇北調來的第49軍和由華北調來的第43軍,及暫50師、暫22師等部共5個師的兵力,進剿錦州以西的冀熱遼根據地。
在陳誠擴軍備戰的同時,民主聯軍方面為了適應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爭,將大批地方武裝編入了野戰部隊。到1947年9月,野戰部隊共發展到9個縱隊、27個師、10個獨立師、2個騎兵師,另組成了1個炮兵司令部(司令員朱瑞,政委邱創成)轄4個炮兵團,共29萬人,加上地方武裝萬人,總兵力為萬人。東北民主聯軍序列如下:
民主聯軍總部(總司令兼政委林彪,副總司令周保中、呂正操、蕭勁光、黃克誠,副政委彭真、羅榮桓、高崗、陳雲、李富春,參謀長劉亞樓、伍修權,政治部主任譚政)直屬軍政大學、航空學校、炮兵學校、工兵學校、炮兵司令部、護路軍、獨立第2、第4、第5師、騎兵師。
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政委萬毅)轄第1、第2、第3師;
第2縱隊(司令員劉震,政委吳法憲)轄第4、第5、第6師;
第3縱隊(司令員韓先楚,政委羅舜初)轄第7、第8、第9師;
第4縱隊(司令員胡奇才、吳克華,政委彭嘉慶)轄第10、第11第12師;
第6縱隊(司令員洪學智,政委賴傳珠)轄第16、第17、第18師;
第7縱隊(司令員鄧華,政委陶鑄)轄第19、第20、第21師;
第8縱隊(司令員黃永勝,政委劉道生)轄第22、第23、第24師;
第9縱隊(司令員詹才芳,政委李中權)轄第25、第26、第27師;
第10縱隊(司令員梁興初,政委周赤萍)轄第28、第29、第30師。
為了加強組織指揮,設立了2個前方指揮所:遼東軍區前指(司令員蕭勁光、政委蕭華),指揮第3、第4縱隊等部隊作戰;冀察熱遼軍區前指(司令員程子華、政委黃克誠)指揮第8、第9縱隊等部隊作戰。這是兵團的雛形。
1947年10月1日,林彪針對中長路四平至鐵嶺段敵防守空虛之際,集結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10共7個縱隊和大量騎兵、炮兵部隊發動秋季攻勢第二階段作戰。
在楊家杖子圍殲戰激烈進行之時,林彪伏在1張軍用地圖上思考了整整1天。他交代過,任何人不得進他的房間。
劉亞樓難得有獨自指揮作戰的機會,在這一天他十分開心,所有作戰計劃、命令下達、督促執行全由他一人包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