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9日,第十八集團軍總部(即八路軍總部,簡稱集總,下同)發電報向中共中央反映:林彪屢次要求另派政委。羅榮桓仍任師政治部主任。
第一一五師由晉東北南下時,第三四四旅即劃歸第十八集團軍總部,師部直接指揮的第三四三旅(旅長陳光,政委蕭華)下轄兩個團:第六八五團,團長楊得志、政委吳文玉;第六八六團,團長李天佑、政委楊勇。這兩個團在平型關等戰鬥中傷亡較大。廣陽戰鬥之後,師部派楊勇帶一批幹部到晉東南擴兵。羅榮桓回到師部時,大批新兵已到。師部除把現有的兩個團的兵員補滿外,又新組建了一個補充團,由鄧克明任團長,符竹庭任政委。
日軍侵佔太原以後,大舉南進,一部西犯逼近黃河,威脅陝甘寧邊區。為了保衛陝甘寧邊區,第一一五師向隰縣、大寧一帶開進。隨即,第一一五師主力在晉西南一帶不僅開展地方工作,幫助成立地方組織、建立武裝,並且與敵展開大大小小無數次的殊死戰鬥。
1938年2月,為了迅速建立文(水)交(城)地區中共基層組織,開闢敵後山區抗日根據地,第一一五師派六八六團的郭偉人、呂塞等協助中共晉西北省委建立了中共文交工委,郭偉人任書記,呂塞任組織部長,司正卿任宣傳部長。郭偉人兼交城縣遊擊大隊大隊長,呂塞兼任大隊教導員,依託這支200餘人的游擊隊開展武裝鬥爭,發動和組織群眾。
2月上旬,日軍兵分三路南下,發動進攻臨汾的晉南戰役。中旬,第一一五師遵照中央軍委關於控制呂梁地區、鞏固戰略樞紐的指示,進至孝義、靈石地區,側擊由孝義西犯之敵第二十師團左側支隊,先後在孝義縣兌九峪、樓底、田家鋪三次伏擊敵人,重挫日軍,斃傷日軍400餘人,並收復大麥郊(今屬交口縣)。隨後,向石樓、永和、隰縣、大寧等地發展。每到一處,便組織群眾恢復生產,幫助建立政權,開展游擊戰爭。這時,決死二縱隊也跟進活動,有力地配合了第一一五師由側後鉗擊南侵日軍、開展建立根據地的工作。
1938年3月1日,第一一五師直屬隊路過隰縣以北的千客莊,因部分人員穿著繳獲來的日本軍大衣,當地駐防的閻錫山第十九軍的哨兵以為日寇來了,開槍誤傷林彪。羅榮桓立即報告集總和中央軍委。當日24時,軍委主席毛澤東與軍委參謀長滕代遠聯名致電羅榮桓:“林之職務暫時由你兼代。”但同一天,在毛、滕發電前數小時,集總已決定,由第三四三旅旅長陳光代理師長、李天佑為代旅長。
羅榮桓派人將林彪轉送去延安之後,第一一五師的全面工作實際由羅榮桓全面負責。他和陳光重視採用游擊戰術,率領主力部隊迅速進至蒲縣至大寧公路一線,在敵人的側後方,以營為單位,分散預伏在道路曲折、地形複雜的午城、井溝一帶的若干個陣地上,此起彼伏地向敵人連續進行襲擊。平均一天打一仗,有時一天打兩仗。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轉移到別處打。從1938年3月14日至19日,連續打了5個晝夜,共殲敵千餘人、毀敵汽車70餘輛,給猖狂西犯的敵人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敵人西渡黃河進犯陝甘寧邊區的狂妄企圖,穩定了晉西南的局勢,為呂梁山根據地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午城、井溝戰鬥之後,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率領他的指揮機關過河東來。剛剛行至大寧境內,便遭到日軍的攔阻。衛立煌進退兩難。在這危險時刻,他想到了讓友軍前來解圍,於是要求第一一五師趕快支援。
羅榮桓立即派出司令部偵察科長蘇孝順去找衛立煌聯絡,並派第六八六團三營前往掩護。第二天,敵人將衛立煌部衝散。為了掩護衛立煌,第三營十一連指戰員,在白兒嶺頂住了800多敵人的輪番進攻。
已經脫險的衛立煌用望遠鏡遙望白兒嶺,只見整個陣地都處在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之下,已成一片火海。他問在那裡有幾個團,八路軍聯絡人員告訴他,只有一個連。他很惋惜地說:“這個連完啦!”然而,這個連卻勝利歸來了,全連僅傷亡20餘人,得到師部通報表彰。衛立煌也不禁欽佩地說:“八路軍真能幹!”後來,他特地送給八路軍100挺輕機槍、10萬發子彈,以表謝意。
汾陽至離石公路上的三次伏擊
1938年9月,位於晉西的第115師,根據八路軍總部指示,令343旅在汾、離公路上伏擊敵軍並切斷其運輸線,以粉碎敵109師團威脅黃河河防與陝甘寧邊區之企圖。
9月14日拂曉,686團在汾陽縣王家池以西的薛公嶺設伏。8時左右,東面汾陽敵之汽車20餘輛,滿載軍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