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不可戰勝”的神話。1938年11月,挺進山東敵後,先後建立和鞏固了魯西、魯南、濱海等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中,由山東挺進東北。參加了秀水河子殲滅戰、拉法新站自衛戰、四平戰役、遼瀋戰役等。1949年1月,參加平津戰役,活捉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中將等七名將領。隨後渡黃河、跨隴海、過長江,挺進湘西,進軍廣西,參加了宜沙戰役、衡寶戰役、剿滅匪霸等重要戰役,為奪取解放戰爭的徹底勝利做出了貢獻。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334團隨軍師入朝,參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戰役和陣地反擊戰,打出了38軍的赫赫威名。1983年,朝鮮人民軍總政治部授予該團〃朝鮮人民軍紅旗團〃稱號。
在70多年的光輝歷史中,這支英雄的團隊轉戰大半個中國,縱橫20多個省市自治區,參加戰鬥4000餘次,先後殲敵117000餘名,培育出1位元帥、183位將軍和1000多名戰鬥英雄,湧現出65個連以上榮譽單位和眾多英雄模範。
第334團是我軍第一批改裝機械化的部隊,裝備先進、實力強勁、作戰兇悍、威不可擋,鎮守京畿,是軍委首長掌控的核心部隊。
機步第334團的前身是由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老革命家領導的湘軍獨立五師一團,於1928年7月22日在平江起義中誕生的紅軍團。平江起義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繼南昌、秋收、廣州起義之後,又一次重要的起義。7月24日由此團為骨幹組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在我軍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團隊前身經歷了井岡山斗爭,建立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平江起義老戰士楊梅生被紅五軍授予〃爬城將軍〃稱號。1930年6月後,這個團相繼編為中央紅軍3軍團第5軍、3軍團第4師,參加了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鬥爭。二連在第四次反〃圍剿〃中被紅三軍團授予〃戰鬥模範連〃稱號。在贛東草臺岡攻佔霹靂山戰鬥中,團長彭紹輝左臂連中兩彈負重傷,從此成為〃獨臂將軍〃。第五次反〃圍剿〃,八連被紅三軍團授予〃以少勝眾,頑強防禦模範連〃 稱號。二連連長羅克桂歷次反〃圍剿〃英勇善戰,被稱為〃鐵腦殼〃;他帶領全連在江西金溪滸灣戰鬥中,以少勝眾,創造了殲敵五百餘人的光榮戰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3軍團第4師在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時刻,關鍵一戰,進佔界首,付出了先後犧牲兩任團長及數百人的代價,最終完成了掩護軍委渡過湘江的任務。在遵義,紅4師11團5連(現三營八連)擔任了遵義會議的警戒任務。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主席的正確指揮下,紅4師轉戰雲、貴、川邊界地區,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透過彝民區、強渡大渡河、過雪山、草地,於1935年10月,歷盡艱難險阻,縱橫十一個省,隨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吳起鎮,結束了長征。在直羅鎮戰役中,毛澤東主席親自指揮這個團紅二連戰鬥,消滅了蔣軍一個加強營,成為團隊官兵的美談。
抗日戰爭爆發,紅4師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並同兄弟部隊一道東渡黃河,北上抗日。在平型關戰鬥中,在團長李天佑、政委楊勇率領下,與兄弟部隊一起伏擊日寇殲敵千餘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團隊隨後參加了廣陽伏擊戰,午城、井溝、汾離公路戰等戰鬥。
1938年11月,在115師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的率領下,686團挺進山東敵後,1940年4月編為115師教導2旅第6團,歷經陸房突圍、梁山殲滅戰等數十次戰鬥,先後建立和鞏固了魯西、魯南、濱海等抗日根據地。八年抗戰,湧現出“三模連”、“郯城戰鬥模範連”、“何萬祥連〃及殺敵“猛子”連長曾賢生、“青口十八勇士”、“飛將軍”張桂林等英雄模範。“英雄連長何萬祥”的動人故事和讚歌至今還在軍內外廣為傳頌。1945年8月,6團改稱山東軍區第1師第1團。
解放戰爭中,1團由山東挺進東北,1946年8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第1師第1團。參加了秀水河子殲滅戰、拉法新站自衛戰、四平戰役、遼瀋戰役等,湧現了“四平突擊隊”、“戰鬥模範連”、“鋼鐵連”、“行軍如挑夫、宿營如伙伕、愛兵如慈母”的團結模範李文才、“模範指導員”曹緯、“戰鬥英雄” 郭守德等大批英模單位和個人。1948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