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回來,夫妻“千里共嬋娟”的日子終於告一段落。
周恩來說:“哎喲,又是江浙一帶的人。”/總理一聽,眼睛馬上就瞪起來了/周恩來告誡拉烏爾:不要前門驅狼,後門進虎/吳建民完全被周恩來深邃的見解和有說服力的言談感染/
txt小說上傳分享
被偉人的魅力感染(1)
到外交部以後,吳建民曾若干次在周恩來接待外賓的場合擔任翻譯工作。他還記得第一次給周恩來當翻譯,是會見非洲一個國家的代表團,當時的周恩來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外賓還沒有來,也許是為了讓吳建民能夠放鬆一些,周恩來主動問道:“你是什麼地方人?”聽吳建民回答說是南京人,周恩來說:“哎喲,又是江浙一帶的人。”因為外交部裡的幹部祖籍在江浙一帶的比較多,許多高水平的翻譯也是那一帶的人,比如60 年代就給周恩來做過翻譯的過家鼎就是上海人。吳建民的夫人施燕華記得,她第一次為周恩來做翻譯時,周恩來也問過她是什麼地方人,聽施燕華答是祖籍浙江後,也說了一句“外交部江浙人真不少”。
更讓吳建民難忘、而且對後來吳建民接人待物產生很大影響的,是周恩來的平等待人的觀念和態度。和周恩來在一起,這一點馬上就能讓人感受出來。外賓來的時候,周恩來要到門口去迎接,外賓走的時候,他又一直送到門口。這個門口不是會見廳的門口,而是人民大會堂的大門口。
特別是對第三世界的一些小國家的來賓,周恩來在與他們的接觸中特別注意對他們的尊重。這些國家長期受到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大國的侵凌欺侮,又因為貧弱在國際事務中歷來不受重視。故而周恩來的謙遜有禮平等相待,讓他們尤為感動。
“他從不強加於人,而且非常討厭大國沙文主義,發現國內的同志稍有大國沙文主義傾向流露時,他就會立即指出。比如,我們去非洲,有的同事嫌非洲髒,不吃那裡的東西。總理知道了就狠狠批評:人家能吃你為什麼不能吃?再比如與外國人會面,禮賓司的同志來通報,說我們中方的人都齊了,是不是叫外賓哪?總理一聽,眼睛馬上就瞪起來了:‘什麼叫,請!’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一字之差,大有文章,我是後來慢慢才懂得的。總理尊重人家,特別是小國,所以總理在全世界受到尊重不是偶然的。”
除了這些涉及原則的問題,周恩來十分注重認真外,他對一些細小事務的一絲不苟,也引起吳建民的注意。周恩來見外賓的衣服就那麼幾套,但從來都乾淨整潔。
有幾次,吳建民和外交部的人員到接見外賓現場,看見周恩來也來了,可轉眼間周恩來又不見了。年輕的他們感到好奇,就一邊打聽一邊找,結果看到周恩來到旁邊小屋子裡刮鬍子去了。周恩來這樣稍微整理一番後,再出來時就覺得更精神了。注意儀表,乾淨整潔,這也是對外賓的尊重,搞外交的人,對禮節和禮貌是不能馬虎的。
1969 年9 月,剛果(布)總理阿爾弗雷德·拉烏爾率領政府代表團來訪。在毛澤東會見了代表團後,周恩來同代表團舉行了長時間的會談,從晚上11 點開始,一直談到第二天早晨5 點,那是吳建民第一次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談中,為周恩來做翻譯。
在1967 年以後,剛果(布)總統馬桑巴—代巴在西方勢力和蘇聯的拉攏和利誘下,逐漸改變了他最初奉行的政策,對內壓制、打擊進步力量,獨斷專行,對外放棄反帝反殖鬥爭,甚至公開表明“不應把我們的政策建築在反對帝國主義上面”。而總理努馬紮萊則主張堅持反帝反殖,加強同中國友好。雙方分歧日益尖銳,以致在1968 年初,馬桑巴—代巴撤消了努馬紮萊的總理職務。1969 年7 月,以馬裡安·恩古瓦比為首的進步軍官和努馬紮萊聯手發動“七三一”運動,推翻了馬桑巴—代巴。此後,恩古瓦比出任剛果(布)總統,他頂住了蘇聯的利誘和壓力,堅持同中國友好的政策,拉烏爾率領政府代表團就是在這一背景下來華的。
拉烏爾向周恩來介紹了中部非洲的政治形勢,美國和法國在這一地區爭奪勢力範圍的鬥爭,剛果(布)四面受敵的處境。他說剛果(布)
政府準備在1969 年底把法國控制的鐵路、港口收歸國有,與法對抗,就此徵求周恩來的意見。
周恩來認為恩古瓦比當下的主要任務是抓軍隊,鞏固政權,如果馬上將鐵路、港口收歸國有,會遭到法國和周圍國家的反對。周恩來告誡說:不要前門驅狼,後門進虎,“必須警惕剛果河對岸有一個更兇惡的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