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系。
然而這些,都不足以突出這筆買賣的特殊性,讓金萬堂認為這筆買賣肯定非常特殊的原因,是因為這比買賣的領頭人,很不尋常,這不是獨門的買賣,參與的人數很多,據說,一共是九個人。這九個人,在解放前江湖上還有一個諢號,叫做九門提督。
霍秀秀頓了頓,道:“我聽到這裡非常吃驚,江湖上可能沒有任何人有機會知道,赫赫有名但紛爭不斷的長沙九門提督,竟然會有這麼一次空前絕後的連手。那這筆買賣要困難到什麼程度,需要九派人馬同時加入,而那個夾喇嘛的人要德高望重到什麼程度,才能夠使得這一批當地的霸王能夠甘心成為被夾的喇嘛,乖乖的全部坐到一起合作?。”
我背後全是冷汗,但是依然猜到會是這麼一個情況,九門提督全體出動,60年代的世道,那應該不是個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但是,老九門中,其中有一個人,在60年代,應該已經有了借用那種號召力的資格。那就是九門的老大:張大佛爺。
我不知道張大佛爺當時還在不在世,因為他和下面的人差著幾個輩分,如果不是他本人,也有可能是張大佛爺的後人。
我出冷汗的原因是,爺爺沒有和我說過這件事情,同樣他的筆記上,也沒有記錄任何一點這種東西。看來,這件事情,他完全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甚至連他自己都不願意回憶。
霍秀秀接著道:“老九門因為輩分的差別,和解放前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新生代成名早的,如你爺爺,我奶奶都還在壯年,因為解放的衝擊,所有人的境遇各不相同,這些人聚攏過來,不知道花了多少的精力,當時的黑背老六都已經是要飯的,有些人已經非常年邁,不適宜長途跋涉,便由下一代代替,所以這隻隊伍,資歷經驗體力都參差不齊,在剛開始,已經種下了災難的隱患。”
那是1962年和1963年的交匯,一隻龐大的馬隊悄悄的開入了四川山區,金萬堂戰戰兢兢的離開了北京,也在馬隊之中,馬隊中有老有少,各色人等魚龍混雜,老九門分幫結派,界限分明,統領這整批人的,是一個安靜的青年,他有一雙淡然如水的眼鏡,淡的好像他的心,根本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盜墓筆記7》邛籠石影 第二十二章 史上最大盜墓活動(3)
說這句話的時候,霍秀秀的眼睛是看著悶油瓶的,悶油瓶這時候也轉過頭看來,顯然是在聽她繼續說下去,這種注視是一種鼓勵。可就在這個時候,霍秀秀聳了聳肩,不再說下去了。
“怎麼了?”我問道。
她嘆了口氣道:“沒了,接下來的內容,非常無趣。”
金萬堂是文化人,沒膽色也沒體力下地幹活,進到山裡已經只剩下半條命,也不可能逼他再進一步幹嘛,所以他只能呆在地面上的宿營地裡,其他人四處開始搜尋,隔山岔五的就把東西帶回來,大部分都是帛書和竹簡,請他辨認和歸類。所以那個古墓到底是何背景,他並不知道,他也不敢問,只能從讓他辨認的東西中,推測出一些事情來。
他能確定的是,第一,這裡的古墓好像並不是只有一個,因為讓他辨認的一批一批的帛書和竹簡,儲存的情況差別十分大,而且裡面的內容包羅永珍,有書信,有古籍,還有娟文,書信的很多收信人名稱都不同,他感覺這裡肯定有一個巨大古墓群,這批人在挖掘的是一大片古墓。
第二,整隻隊伍只有他一個搞分類和鑑定的,而所有盜竊上來的東西給他看的基本都是文書古籍,看樣子,他們最終的目的可能是在這片古墓群中的古籍。
第三,隊伍的人數經常減少,宿營地裡經常有人爭鬥,聽吵架的內容來,經常有人出意外。
古籍的恢復和辨認非常消耗時間,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以為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買賣,整整持續了三年時間。
三年時間,他一直在不停的分別那些難懂的古文,推測朝代,用途,嘗試翻譯出裡面的意思,整個隊伍的人好像處在一種巨大的壓力之下,互相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的交流,所有人都沉默的拼命做事情,他在極端的焦慮,牙開始掉落,體重從150斤變成了70斤,如果那一天不來臨,他可能會死在那個地方。
一直到第三年的端午節,這種巨大的壓抑和閉塞的生活忽然被打破,忽然就沒有古籍送到他手裡了,他終於不用每天蹲在帳篷裡進行那些極端枯燥的工作了。
這種突如其來的解放一開始讓他不適應,但是兩天後,他的焦慮開始緩緩的舒緩了下來,他有時間走出帳篷,在營地裡閒逛,這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