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與鞏固根據地的過程中,十分注重並謹慎處理這一問題,工作卓有成效。其重要因素主要得益於陳毅和劉少奇的影響。
陳毅、劉少奇十分重視對各階層有代表性人士的工作,並且親自與國民黨地方實力派、開明紳士接觸聯絡,給黃克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陳毅帶著黃克誠去海安拜訪著名紳士韓紫石的情景,使黃克誠學到了許多東西,難以忘懷。
那次,陳毅特意領黃克誠去見韓紫石。韓紫石是清末翰林,從政多年,德高望重。陳毅很注意對他的統戰工作,多次前往拜訪。韓紫石對新四軍是否不記前嫌同國民黨真誠合作尚有懷疑,因而當場出了一副對聯向陳毅作試探:“陳韓陳韓,分二層(陳)含(韓)二心。”
陳毅仰面大笑,從容不迫地答道:“誰說我們分二層含二心,我陳毅對紫老是一層一心,對他韓德勤那個韓也是一層一心,因此,我已為紫老想出下聯——‘國共國共,同一國共一天’!”
韓紫石對陳毅的機敏才智大為欽佩,當即寫出一副對聯抒懷:“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萬里膽包身。”
海安之行,陳毅的統戰工作方法令黃克誠眼界頓開,深有啟發。
因此,黃克誠在華中局的直接領導下,廣泛開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頒佈了《保障人權法令》、《邊區施政綱領》,糾正工作中的過左傾向。
這樣,頑固的地主豪紳回來了,中間分子向新四軍接近了,而且認為共產黨不會胡來,對於減租減息也不公開反對了,還參加了抗日民主政權。在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他們還為抗日救亡做了許多有益工作。
上面提到的那個韓紫石,八十五歲高齡,日寇逼迫他出任偽江蘇省長,他堅辭不就,以身殉節;鹽城縣參議長宋澤夫被日軍捕去,寧死不屈,大義凜然,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
同時,一大批著名文化界人士和革命知識分子也奔赴蘇北,投入了蘇北抗日鬥爭的洪流中。
黃克誠不但重視蘇北根據地的政權建設,還十分重視蘇北的經濟建設。
海嘯,是蘇北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但是,國民黨歷任政府,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哪裡過問這種事。雖然在當地群眾和士紳的一再呼籲下,政府勉強撥了點經費,修了一道海堤,然而海嘯一來,海堤蹤影皆無。原來,由於國民黨各級官員層層剋扣,經費太少,地方官吏偷工減料,修了道簡陋的海堤,根本經受不起海嘯的衝擊。
於是,這一帶海嘯成災,滿目瘡痍。
黃克誠率部來到這裡,目睹房屋盡倒,人民流離失所的慘狀,決心重新修築海堤,救民於水火之中。
“這是一件關係到海邊民生的大事,再困難也要修築,這會使民眾瞭解新政權和他們是一條心,是為他們辦事的。”黃克誠明確表示。
他把這事交給了民主政權阜寧縣縣長宋乃德。
華中局聽說此事,也給予了明確支援。
新四軍、八路軍打仗還忙不過來呢,還能顧得上修堤?老百姓以及當地一些開明士紳心裡不禁發出疑問。然而,事實又令他們不得不信。
宋乃德縣長親自詢問了海嘯造成的損失和修堤費用後,立即著手進行修堤工作。透過發行修堤公債,以工代賑的辦法,上萬民工上陣,八路軍、新四軍也利用戰鬥間隙上了海邊修堤。不久,一道全長九十華里的海堤勝利竣工。
恰巧,就在竣工第二天,海嘯來臨,直撲新堤,這次海嘯水位比上次水位高出六寸之多,但是新堤巋然不動,房屋無一沖毀。
當地群眾目睹此景,歡呼雀躍。
“共產黨才是真正為老百姓辦好事的!”透過與國民黨魚肉百姓的罪惡行徑相比較,老百姓發自內心地說。
一些曾抱有牴觸、懷疑情緒的地主士紳,經此一事,也改變了看法,向抗日民主政權靠攏了。
在抓緊建設、鞏固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同時,黃克誠率三師與日偽頑進行了殘酷而激烈的軍事鬥爭,捍衛抗日民主政權和革命成果,並且在鬥爭中壯大了自己的隊伍。
在激烈的軍事鬥爭中,黃克誠還十分注重對國民黨頑軍的鬥爭策略,堅決貫徹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原則,顧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一大局。
1943年,日軍對鹽阜區進行大“掃蕩”,首先把矛頭對準了國民黨頑軍韓德勤部。
應韓德勤請求,黃克誠同意他將自己所部以及東北軍霍守義部官兵轉移到新四軍抗日根據地內暫避,而且向他們提供糧草,接濟經費,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