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小兒子何不可的小手,面對著三個大兒子說道:“皇上登基稱帝后,心態就根本改變了。立國前,皇上與一班老兄弟同生共死,熱血豪情,意氣相投,大家慷慨赴義,氣沖牛斗,力挫群雄,逆轉乾坤。那時眾人視皇上為兄長,皇上視大家為兄弟。”
“為父馬僮出身,出道稍晚,卻也見識過多少慷慨悲歌,豪氣幹氣!眾家豪傑用鮮血與熱情讓大明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終於擁有四海,一統天下,創萬世基業。千杯烈酒,直讓人蕩氣迴腸;萬里干戈,直叫人生死相許!”
“大明立國後,特別是胡惟庸奸黨案以來,殺戒大開,抄滅功臣宿將、重臣權貴千餘家,殺戮三萬餘人,流放不計其算,赫赫功臣,熠熠將星,一掃而空!這些年京城中百官上早朝前皆先與家人訣別,不知還有沒有命回家。一旦留得命在,歸家必定喝酒慶賀,慶幸又得一日生。惶恐如此,朝堂尊嚴何在!大臣臉面何存!朝廷體面又在哪裡!”
何小眼小眼放光,越說越激憤。說到這裡,他頓住了,平靜一下情緒,問道:“兒子們,你們說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在哪裡?”
何有衣搶先道:“皇上猜忌之心太重,刻薄寡恩,狡兔死走狗烹,這原是歷代君王心性!”
何有家答道:“主要是皇上擔心君權旁落,大將擁兵自重,文臣結黨自利,自古君權神授,神權容不得臣下有一絲邪念。皇上用雷霆手段鎮住驃悍的百戰功臣的野心、異心與不敬之心,削平皇帝權杖的刺頭,為皇太子登基掃平障礙。”
何有錢不緊不慢答道:“兩位哥哥說得有理,我認為惹皇上暴力大殺,胡惟庸等功臣宿將也有責任。許多與皇上一同起事的草莽英雄,仗著自己百戰成功,輕視大明禮制,藐視大明律法,鄙視治國文臣及皇家貴戚。”
“他們在朝中粗魯不文,進退失禮,在外面搶男欺女,侵壓百姓,還有的結黨營私,侵壓君權,這些都是必死之罪。罵天怨命不如怪自己不長進,不知進退。而且皇上確也斬殺了大批欺壓百姓的舊勳新貴,貪官汙吏,豪強惡霸,贏得民心,促成大明儘快走向穩定。”
第六節、保種留後大任
【作客江湖按語:12日小書報審,13日透過。作客江湖謝過新浪編輯大人。本書力圖呈現人性深層的東西,楔子部分的何小眼,是走過獨特生命歷程的人物,他身上凝聚著無可言說的傷痛。他是本書書主生活環境的縮影,希望諸位喜歡】
第六節、保種留後大任
何小眼點點頭,道:“你們三個說得都有一定道理。但根本原因在於皇上對待臣下的看法改變了。立國前,眾家兄弟浴血奮戰,拼死爭鋒,那是在幫大明擴大版圖,打下的每一座城池,攻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明朝的國土。這時候的眾家兄弟是收穫者,貢獻者,是締造者,也就是說將士的每一條生命,每一滴鮮血都使大明朝的天空更遼遠!這時候的皇上必然敞開胸懷接納。”
“大明立國後,天下已囊括進皇上的夾袋,皇上最大的心願,變成守住夾袋中的大明王朝了。誰人擁有分割大明領地的力量?就是那些功臣重臣,宿將大將!皇上的猜忌豈能不生!皇上眼中的眾家兄弟已從貢獻者變成了懷有野心的覬覦者,擁有實力的威脅者,皇上不殺你殺誰?”
“一句話,兔死狗烹的關鍵原因是皇上無限膨脹的私慾,皇上要世世代代,千年萬年完全佔有,支配大明王朝,容不得任何人分享,更不要說染指……”何小眼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
“朱家世代傭耕,卓越如皇上者,畢竟從頭到腳流的是農民的血,他是一個徹頭徹尾徹徹底底的農民。農民的思維方式很有特點,他們不太關注可以得到,可能得到,將要得到的東西,他們只關注正在得到,已經得到,拿到手裡的東西。皇上將大明朝視作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旁人多看兩眼都可能讓其疑忌而暴殺……”
何氏三兄弟有不少的機會聆聽父親何小眼的高談妙論,每一次議論都會讓他們心臟如遭重椎,呼吸緊張,父親的話叛逆而背道,直接而深刻,但像今晚這樣針對當今皇上,這樣大逆不道,欺君犯上,還是讓他們如遭雷擊。
何小眼看了看張口結舌的三個兒子,銳利的小眼睛變得溫情慈愛,他話鋒一轉:“這幾年你們三個心底裡,私下裡怨恨為父了吧?為父暗中裁抑你們的軍功,壓制你們的提拔,每逢戰陣,容易得功封賞的肥差總是派給外人,留給你們的都是隻見骨頭不見肉,費力賣命不討好的差使,你們一定在私下裡罵過我不少次吧?而且為父四方征戰,時時將你們帶在身邊,讓你等不能像眾多勳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