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這條約、那條約。”
“哦,醇王爺提到建立水師的事多年前就有人建議過,難道王爺不記得了?”
“這——一”奕譞臉一紅,不知如何回答。
奕譞怎能不記得呢?那是在熱河政變後,同治帝即登大寶之時,出任大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佬李泰國回英國度假,以曾國藩等朝廷中的實權派人物請他幫助為清政府購買兵船,並請他代僱一些水手和官兵幫助操練。哪知道這李泰國自作主張,花了一百多萬兩銀子買了七隻小軍艦,還招募了六百多餘外國官兵,並聘請英國皇家海軍上校阿思本為艦隊司令。當李泰國所帶的這支艦隊來到大清朝時,曾國藩、曾國奎、李鴻章等人轉而反對,慈禧太后更是堅決反對,勒令阿思本把艦隊開回英國賣掉。但這賣艦之款還不夠遣散的費用,清朝只好又拿出三四十萬兩銀子作補貼。這次初建水師的嘗試就徹底失敗了。
奕譞聽慈禧太后提及這件往事,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見慈禧笑了笑說:
“當然,那是多年前的事了,今天醇王爺提出重建水師的事可不同往年了,那時國力尚弱。今非昔比,這回又是醇王爺提出的,我當然大力支援。但這事也不是本宮一人當家,還要交給眾朝臣議定才行。不過,醇王爺可以把這事的有關事項整理一下報上來,讓本官過目一下,心中有個底,再作下一步打算。一旦大臣們議定此事可以進行,將來這水師的事務就由醇王爺負責了。”
奕譞一聽慈禧雖然話說得如此含蓄,但等於一口答應了他的請求。口頭上讓朝中大臣協商,奕譞何嘗不明白這朝中的事只要她慈禧答應,就等於定了,於是急忙叩頭稱謝:
“臣謝太后接納在下建議!”
“哈哈,醇王爺太客氣了,都是自家人還謝什麼,況且你的建議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難得醇王爺在休閒時還能想著朝中大事,處處為朝廷著想。”
接著,慈禧又嘆口氣說道:“當初醇王爺提出辭官之時,本宮也是極力挽留,新皇初登大寶,正是用人之際,醇王爺卻害怕有人說閒話提出辭卻,本宮當時實是不忍。但由於慈安太后答許了,又讓朝中大臣議定,也贊同了,本宮想挽留也無力了,只好忍痛默許。今天皇上即位也多年了,那些嚼舌頭的人也早就沒話了,我早想找醇王爺商量商量,想讓你官復原職,但不知醇王爺是否還有這份心境?”
慈禧知道慈安太后和恭親王奕欣越走越近如果她不拉住奕侄,可能勢力將走向單薄。為此,她有心賣個人情把奕譞拉上自己的戰車,以此形成西宮的勢力,對抗慈安。
醇親王奕譞一聽慈禧這話,這是他做夢也想做的事,只是不敢說出口罷了。想不到慈禧自己先提出了,自然內心十分高興,但嘴上仍裝出十分謙虛的樣子說:
“感謝太后對微臣的信任,只是微臣怕無能再擔當起太后委託的重任。”
“醇王爺太謙虛了,醇王爺的能力本宮還能不清楚嗎?小小的職務根本不值得王爺去做呢?這事就這麼定了,至於擔任何要職,等籌建水師的事商定完畢再說吧。”
“謝太后!”
“醇王爺,還有一事,本宮還要請教你呢?”
“何事?太后儘管吩咐!”奕譞一楞,不知慈禧所問的是什麼。
“也沒什麼,就是有關皇上教育的事。”
“難道翁同和不合格?”
“翁同和的學識沒什麼,只是皇上還小,有一些不應教給他的東西,讓皇上學了反而接受不了,會給皇上造成精神壓力,皇上一時不辨是非,難免說出一些話不合其身份,讓人感到有失大統之義。長此以往,有損君威。”
奕譞聽了點點頭,“太后見教的是,明天我見到翁同和與他詳談這事,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皇上年幼,對朝政參與太早是否會影響學業?”
奕譞也略有所悟他說:“皇上年幼,還是以讀書為重,對朝中諸事儘量少讓他知道,待將來能明晰事理後再知曉也不遲,不知太后有何認為?”
“醇王爺說得在理,我也是這樣認為。”
“有太后在宮中時常教導督促,皇上進步十分迅速。如果翁同和有什麼指導欠佳之處,太后及早批評為好,這是為大清的百年大計著想呀!”
“唉,這宮中人員雜多,雖有本宮細緻教導,也難免人多心雜,特別是個別太監、宮女欺著皇上年幼,在皇上面前說些不三不四之話,誘使皇上學壞真是大有人在,真讓本宮氣惱。”
“這些宮女、太監也太大膽了,太后對皇上還是嚴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