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4/4 頁)
到了事態嚴重,他迅速給遠在潼川的劉元振寫去了信函。
上一次打敗了四川制置使俞興之後,劉整還是高興了一陣子,他也想著能夠立下更多的功勞,聽聞蒙古大汗忽必烈重視人才,劉整暗自籌謀,若是他能夠立下更大的功勞,獻上大半個四川,一定能夠得到忽必烈的器重。
可惜四川對於大宋朝廷來說過於的重要,俞興兵敗之後,皇上馬上命令策應大使呂文德,調遣合州御前諸軍、金州御前諸軍參與作戰,這讓劉整吃驚。
劉整看不起俞興,但是他知道呂文德的厲害,當初蒙哥率領大軍進攻四川,呂文德即為抵禦蒙哥大軍之統帥,劉整還在呂文德的指揮之下參與作戰。
金州御前諸軍的戰鬥力還是很不錯的,劉整感覺遭遇到勁敵,故而將昌州的百姓,悉數遷移到瀘州,且在昌州部署了五千兵力,劉整並未要求這些軍士死守昌州,而是告誡他們,在情況危機的時候,迅速撤離到瀘州。
想不到這五千軍士來不及撤離,全軍覆沒。
劉整最為吃驚的是,他居然什麼都不知道,沒有情報送來,也沒有軍士前來稟報戰況。
呂文德作戰的習慣,劉整是清楚的,歷來都是穩紮穩打,不會冒進。
若是此番的戰鬥,完全是呂文德指揮,那麼駐紮在昌州駐地的軍士,不可能全軍覆沒。
難道是這裡面出現了其他的什麼問題。
劉整派遣了大量的斥候,進入到昌州境內偵查,可是這些派遣出去的斥候,幾乎沒有什麼回來的,少數一些回到瀘州的,也沒有偵查到什麼有用的情報。
劉整愈發的緊張。
直接從瀘州撤離,這不是劉整的風格,他也不會幹。
駐紮在瀘州的尚有一萬五千軍士,戰鬥力不錯,在劉整看來,至少要與呂文德面對面廝殺一番,若是勝利了,那是最好的,就算是失敗了,原地固守,也能夠從容的撤離。
這裡面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因,還是劉整擔心蒙古大汗忽必烈。
劉整獲知了一個訊息,他主動投降蒙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