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2/4 頁)
鋪開,很多事情就來不及辦理了。
最好的應對辦法,是在來年春季之前,讓李庭芝順利的離開京城。
吳邵剛苦思了好些天,也沒有能夠找到很好的辦法,最終他將眼光對準了依舊在京城的四爺,以及四爺掌控之下的行會。
四爺與賈似道之間的關係很不錯,看來只能夠利用這層關係了,讓賈似道同意李庭芝離開京城,只要李庭芝能夠離開京城,剩餘的事情就好辦了。
可惜吳邵剛的這一切都還沒有來得及做,朝中就出現變故了。
一切變故的起源,就是宋末三傑之首的文天祥。
文天祥是殿試狀元,當年曾經擺在賈似道的門下,為賈似道的學生,可惜文天祥書生氣息太濃,身為賈似道的學生,卻不知道尊重老師,居然與賈似道對著幹,故而很快被排斥到外地去做官,遠離了京城。
宋理宗病逝,皇上登基,文天祥得以回到京城,出任尚書左司郎官,按說遭遇諸多磨礪的文天祥,應該是看清楚了很多事情的,可惜文天祥不是這樣的人,他有著一身傲骨。
這一次文天祥的目標,對準了李庭芝和吳邵剛,他上書彈劾兩人。
李庭芝是吏部尚書、且剛剛被敕封為太子少保,從二品的高官,吳邵剛就更加了不得,敕封太傅,雲川節度使,正一品的高官,而且是掌握實際權力的節度使,如此情況之下,文天祥敢於冒天之大不為,彈劾李庭芝與吳邵剛兩人,組建其膽量之大。
彈劾的內容很是老套,無非是吳邵剛有割據之嫌疑,朝廷必須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文天祥彈劾之後,跟隨的人不少,眾人主要將矛頭對準了李庭芝,吳邵剛遠在四川成都,眾人就是想著呱噪,人家也聽不到。
賈似道一直都看不慣文天祥,甚至萌生過讓文天祥辭官的念頭,不過文天祥這一次的彈劾,很是符合賈似道的心思,於是暗地裡,賈似道推波助瀾,讓朝中對李庭芝的議論越來越大,讓李庭芝無法應對這氣勢洶洶的彈劾。
就在眾人都以為李庭芝無法交待的時候,李庭芝卻如釋重負。
年初的時候,李庭芝已經想著找機會辭去一切的官職,只不過那個時候突然想著辭去一切的官職,恐怕對吳邵剛有著不小的影響,現如今機會應該說是成熟了,既然尚書左司郎官文天祥彈劾他,而且朝中還有諸多的人跟著彈劾,那還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辭去一切的官職,成為尋常的百姓。
吳邵剛的力量已經壯大起來了,不再需要李庭芝在京城的輔佐與呼應。
吳邵剛在京城鋪開的情報網路,已高速運轉,這是李庭芝佩服吳邵剛的地方之一,人家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卻能夠掌握京城以及朝廷裡面的諸多情況,想到很好的辦法應對,這就很不簡單了。
樞密院現如今根本不知道合州御前諸軍有多少的兵馬,可李庭芝知道,而且知道合州御前諸軍的戰鬥力是絕不一般的。
可以肯定的說,合州御前諸軍的戰鬥力,遠遠強於朝廷其他的大軍,已經能夠與蒙古韃子抗衡。
到了這個時候,李庭芝已經想著到四川去了。
文天祥遞上去彈劾奏摺一週時間,李庭芝遞上去了辭呈。
李庭芝的辭呈絕不會承認吳邵剛的割據,其說出來的理由讓人信服,因為其女婿吳邵剛是朝中太傅、雲川節度使,其本人繼續擔任吏部尚書不合適,難免遭遇到他人的懷疑,就算是一心為公,也有說不清楚的地方。
從這方面考慮,李庭芝決定辭去吏部尚書職務,從此不再擔任朝中的任何官職。
李庭芝的辭呈,在朝中同樣引發了不小的波瀾。
賈似道甚至親自出面,予以解釋,說是文天祥不知道天高地厚,根本不知道李庭芝與吳邵剛兩人為朝廷做出的貢獻等等。
可惜這一次李庭芝下定了決心,就是要辭去朝中一切的職位。
賈似道挽留了兩次,最終也是同意了。
李庭芝辭去了吏部尚書的職務,保留了太子太保的虛銜。
辭去了禮部尚書職位之後,李庭芝迅速給吳邵剛寫信,告知了京城裡面發生的一切事情,同時也明確說了,想著攜帶家人離開京城,前往四川。
李庭芝很清楚,憑著他自身的能力,就算是能夠離開京城,可也無法攜帶家人離開,恐怕只有讓吳邵剛來操心此事了。
時間進入到冬月,李庭芝如願以償,領著家人離開京城,朝著四川成都而去。
從時間上面計算,李庭芝還必須要加快行路的步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