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3/4 頁)
了廂房,其餘人不準進入。
管家吳林早就泡好了茶,喝的微醉的末哥王爺,看上去有些興奮,大概是馬上就要離開成都府城,回到大都去了,加之喝了一些酒,讓末哥王爺情緒高漲。
吳邵剛與末哥王爺的閒聊,首先就牽涉到了四川與大元朝廷的關係。
末哥王爺讚譽了吳邵剛的能力,力勸吳邵剛能夠歸順大元朝廷,而且保證吳邵剛能夠獨立統領四川和雲南等地,權勢不會比現在差多少。
末哥王爺說的很是興奮,也頗為動情。
吳邵剛一直都很冷靜,等到末哥說完之後,才慢慢開口。
“叔父,今日是在家中,叔父明日就要離開成都府城了,故而有些話,我也說出來,若是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叔父聽著,沒有道理,等於我沒有說。”
末哥看著吳邵剛,眼神頗為警惕。
吳邵剛微微一笑。
“叔父,我沒有勸你歸順的意思,其實叔父與我第一次接觸,相互之間就明白了,我們屬於兩個不同的陣營,我們可能相互欣賞,可能會成為好朋友,但我們永遠不可能站在一條陣線裡面,這是我們的宿命,不可能破解的宿命。”
“阿可察溫柔善良,這還要感謝叔父對阿可察的薰陶,我本來以為,失去父母關愛的阿可察,會有一些異於其他人的性格,可阿可察沒有。”
“叔父剛剛勸誡我歸順大元王朝,這不可能,我不是屈人之下的志向,我與忽必烈水火不容,不客氣的說,我們之間,有一個人倒下了,這世界才能夠真正的太平。”
吳邵剛說到這裡的時候,末哥的臉上居然出現了讚賞的神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唐末五代以來,分分合合幾十年,太祖皇帝一統天下,可惜太祖皇帝的子孫,沒有能夠維護這江山,不過數十年的時間,大遼、金國等等,紛紛崛起,於是天下又陷入到戰火硝煙之中。”
“這紛亂的局面,維繫了百餘年的時間,天下應該要太平了,否則百姓已經不能夠承受。”
“若是沒有我的出現,不過數年的時間,天下就是大元王朝的,忽必烈也將真正成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女真人和契丹人的皇帝,可惜的是,他遇見了我。”
“儘管我是朝廷的太傅,雲川節度使,可我也認為,這大宋的朝廷已經腐朽了,無法承載百姓的命運,滅亡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我佩服忽必烈,他是英雄,他博採眾長,吸納一切對自身有利的事物,讓大元朝廷更加的強大,他有著成為天下之主的能力。”
“我佩服忽必烈,可不意味著我服從忽必烈,讓忽必烈服從我,那更是無稽之談的說法,所以我們中間,必定有一個人敗下陣來,必定有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一山不容二虎,天下只能有一個人能夠掌控。”
“我相信這個人是我,不是忽必烈。”
“叔父若是不信,可以等著看,不出十年時間,我一定會親自到草原去,讓阿可察回到故鄉去看看。”
。。。
吳邵剛說出來的這番話,已經非常的狂妄。
誰料末哥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阿可察能夠嫁給你這樣的郎君,是她的命好,我總算是放心了。”
“吳大人,你說的不錯,其實前年到成都府城來,你給我的感覺就不一般,那個時候你的實力怕是沒有如今這麼強大,說話做事情都極力的掩飾,現如今不一樣了,你已經是羽翼豐滿了,已經在天空之中翱翔了。”
“蒙古人崇拜英雄,更是敬重英雄,你與我大元王朝之間,必定是有碰撞的,你與皇上之間,必定會有激烈的搏殺,這一點我早就明白了,李大人與我大元王朝簽署的協議,不過是廢紙,這我也是清楚的,凡是要爭奪天下之人,是不會被束縛的,我還沒有老到無法堅持,我會看著這一幕發生,我想看看,你們究竟誰是天下之主。”
第四百一十二章 歷練
吳邵剛的長子吳瑞坤已經八歲,虛歲九歲了。
得益於竇默與許衡等人的全力教誨,吳瑞坤知書達理,舉手投足都是表現不俗的,這被竇默和許衡宣揚出去,得到很多官吏的讚譽。
竇默與許衡倒不是想著要宣揚自身教諭之水平,而是透過宣揚吳瑞坤的聰明睿智,達到宣揚吳邵剛絕非一般人的目的,而竇默與許衡的這種宣傳,得到了李庭芝和郝經等人的大力支援,而逐漸熟悉了節度使衙門事宜的劉秉忠和張文謙,同樣是支援的。
這已經足夠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