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1/4 頁)
所以和竇默等人說話的時候,吳邵剛也是比較注意的。
寒暄了關於吳瑞坤學識方面事宜之後,吳邵剛的話鋒一轉。
“吳瑞坤虛歲已經九歲了,二位可否記得我當初的話語,九歲的時候,就要出門去歷練了,總是呆在府城之中,不可能知曉百姓的疾苦,更是不知道民生的艱辛。。。”
吳邵剛的話語還沒有說完,竇默就急著開口了。
畢竟竇默是吳瑞坤的先生,在吳瑞坤的事情上面,還是有發言權的。
“大人之決定,下官不同意,不知道許侍御史如何看。”
許衡也跟隨開口。
“下官與竇大學士的看法一樣,不同意大人之決定。”
吳邵剛微微搖頭,表示在這件事情上面,他已經下定了決心。
應該說吳瑞坤的年紀還小,沒有必要這麼早出去歷練,千年之後的這個年紀,還在揹著書包上小學,在父母的面前撒嬌,可是吳瑞坤的情況不一樣。
治國理政,政策必須有延續性,也就是說,繼任者的能力和品行,是決定一切的基礎,就算是鐵打的江山,繼任者荒淫無道,也會將大好的江山葬送,吳邵剛無法知曉千年之後的事宜,可是他們還是能夠掌控近百年的局面,那就是培養出來性格堅韌、品行優異、學識精湛的接班人。
帝王的江山父子相傳,符合這個朝代的規律,若是按照千年之後的模式操作,一定會天下大亂,這一點吳邵剛是無法改變的,所以他會特別注意對吳瑞坤的教諭。
看見吳邵剛搖頭,竇默有些著急了。
“大人應該明白拔苗助長的道理,吳瑞坤年歲尚小,此刻出去歷練,也不一定能夠真正知曉民生事宜,下官的意思,還是等到吳瑞坤冠以成年禮之後,再行出去遊歷。”
許衡看了看竇默,眼神有些複雜,情急之下的竇默,居然說出來這樣的話語,看樣子讀書人的本性還是沒有消除。
吳邵剛倒是無所謂,他知道竇默的苦心。
“竇大學士,其實我也不想這樣做,不過我必須這樣做,吳瑞坤若是在這個年紀,不能夠知曉民生之疾苦,那他就不配是我的兒子,我不是要求他全部都懂得,完全知曉其中的道理,我是想著讓他明白,民生不易,要敬畏百姓,絕不能夠因為自身的喜好,而勞民傷財,治大國如烹小鮮,日後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詳細思考其中的利弊,要為天下蒼生著想,要為江山社稷著想,不要過多的考慮自身得失。。。”
吳邵剛的話語,讓竇默和許衡都有些感動了,他們豈能不明白吳邵剛的意思。
沉默了好一會,竇默才再次開口。
“大人如此說了,下官無話可說,下官相信,一個清平的世間,馬上就會出現的,這是天下蒼生的福氣,更是下官的福氣,大人若是決定了,讓吳瑞坤出去遊歷,下官有一個不情之請,一定要陪著吳瑞坤一道遊歷,來到大人身邊這些年,下官也頗感慚愧,很多時候下官都是引經據典,死守書本之中的信條,幾乎有些脫節了,下官同樣需要遊歷。”
吳邵剛點點頭,揮手事宜許衡不用開口。
“竇大學士陪著犬子去遊歷,我是求之不得,許侍御史就沒有必要如此做了,御史臺的事情太多了,一刻都不能夠鬆懈,我已經察覺到了,四川一些地方的官吏,滿足於如今的業績,有些不思進取了,他們以為治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就滿足了,這可不行,御史臺必須要警示這些官吏,絕不能夠滿足。”
許衡站起身來,對著吳邵剛稽首行禮。
“下官明白了,近段時間,下官會到四川各處去巡查,大人所說之事宜,下官也注意到了,天下尚未太平,若是就此滿足了,那是節度使衙門的大忌。”
許衡出任侍御史,吳邵剛算是選對人了,當初在蒙古朝廷的時候,許衡就是剛直不阿的。
“我已經計劃了,秋收時節的時候,就讓犬子下去遊歷,遊歷的時間為三個月左右,竇大學士可一路陪著,雲川學府的事宜,就請張節度副使操心一段時間。”
說到這裡的時候,吳邵剛微微嘆了一口氣。
“犬子還小,剛剛竇大學士也說過,我亦明白拔苗助長的道理,故而此番的遊歷,只是三個月的時間,讓犬子知曉百姓疾苦,也趁著秋收季節,看看百姓收割糧食,不求讓犬子明白更多更深之道理,若是讓其小小年紀,就變得格外老成了,我也是於心不忍的。”
“竇大學士和許侍御史因材施教,令犬子沒有失去活潑的本性,這是我最為